首頁 >小事典
2月,《臺灣文藝》3卷3號製作「鹽分地帶詩人‧文聯佳里支部作品集」特輯。 列印 列印
1936 日昭和11年 作家
鹽分地帶詩人  作家社群。泛指日治時期三○年代一群臺南北門郡出生的作家。臺灣文學史上的「鹽分地帶」,指的乃是今日臺南縣佳里、北門、七股、學甲等六鄉鎮一帶,因北門、七股地區產鹽且土地貧瘠之故而得名。日治時期三○年代以吳新榮、郭水潭為核心的創作群,也是1935年間成立的「臺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的會員。「鹽分地帶」,同時也是佳里地區在嘉南大圳開鑿前的舊地名,運用在文藝上最早的紀錄出現於1936年2月發行的《臺灣文藝》第3卷第3號。在該期的刊物中曾製作有「鹽分地帶詩人‧文聯佳里支部作品集」特輯,收錄了吳新榮、郭水潭、王登山、王碧蕉、曾曉青、葉向榮、吳德修、青陽哲(莊培初)、林精鏐(林芳年)等人的詩作。此外,同被視為「鹽分地帶」詩人的尚包括徐清吉、陳培初、陳挑琴、黃炭、葉向榮、鄭國津、郭維鐘、曾對等人。又以吳新榮、郭水潭較受矚目。「鹽分地帶詩人」的主要特徵,除了以詩歌創作為主之外,其創作風格大抵建立在現實主義的文學關懷上。「鹽分地帶」詩人雖與「風車詩社」詩人同屬日文世代,但在創作理念上卻有所差異。帶有濃厚鹽分氣質(貧瘠、刻苦)的「鹽分地帶詩人,主要以現實主義精神為主調,在三○年代甚至一度標榜普羅文學,寫作題材則集中在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尤以地方鄉土領域為核心,藉此發抒情感、指控不義。只有少部分作品具有些微不同的取向,如青陽哲明顯以各類心理意識為題材之詩作。一般而言,鹽分地帶詩人的新詩講究的是,有如戰歌、頌歌一般清楚明朗的聲音,鼓吹現實意識、或者歌頌勞動讚美故鄉,比較不傾向華辭麗藻的構句方式。從七○年代末,「自立晚報」、吳三連基金會接力舉辦「鹽分地帶文藝營」,「鹽分地帶」詩人的文學精神乃能繼續傳承下來。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