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事典
1月,呂赫若發表日文小說〈牛車〉於東京《文學評論》第2卷1號。 列印 列印
1935 日昭和10年 作家
呂赫若
呂赫若 (1914~1951),出生於臺中縣潭子。本名呂石堆。1928年進入臺中師範學校。1934年畢業後分發至新竹峨嵋公學校任教。1939年離職前往東京學習聲樂、演劇,就學於武藏野音樂學校聲樂科。1942年5月返臺,擔任「臺灣日日新報」、「興南新聞」記者。1943年與張文環、林博秋、簡國賢、王井泉、呂泉生等人籌組「厚生演劇研究會」,在臺北公演〈閹雞〉,同年進入電影公司興業統制會社工作。二次大戰結束後,呂赫若於1946年間曾經擔任「人民導報」記者,並於臺北第一女子中學教授音樂課程。1948年主編「光明報」,與「中國共產黨臺灣省工作委員會」開始接觸,亦可能是中共在臺地下黨員。1949年因「光明報事件」、「基隆中學事件」相繼爆發,身分曝露的呂赫若在組織安排下,於1950年間輾轉前往北縣石碇汐止山區的鹿窟武裝基地,相傳被毒蛇咬死喪生。呂赫若的文學生涯,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自1935到1942年,是呂赫若文學的重要起點,在這個階段中,作品主要弱勢的農民與婦女命運由兩個部分所構成,如〈牛車〉、〈暴風雨的故事〉、〈女人的命運〉。第二個階段約1942年至1945年,這時期的作品除了大家族生活的題材之外,更受矚目的乃是一系列與皇民化運動、太平洋戰爭時局有關的創作,如〈合家平安〉、〈石榴〉、〈清秋〉。第三個階段為1946年至1947年,作品的主題包括日治經驗的回顧與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動亂現況,如〈月光光〉、〈冬夜〉。從初作〈牛車〉的發表,到生命結束前最後一篇作品〈冬夜〉的完成,呂赫若的文學足跡,其實充分體現了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的歷史過程。首先乃是印證了新文學運動的深化。此一深化不僅呈現在現實主義文學精神,朝向更為激烈的普羅文學、左翼文學之演化當中,同時也體現在呂赫若自覺追求文學表現形式的成熟上,包括敘事結構的營造、文字的細膩、人物心理的刻畫、情感的描摹等等。其次則是作為政權更迭、認同交錯的時代見證。中日戰事的爆發、太平洋戰爭期間加劇的皇民化運動,與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的接收、臺灣行政長官公署的統治,都成為呂赫若筆下重要的素材。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