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事典
10月,楊熾昌等「風車詩社」同仁發行詩誌《風車詩刊》。 列印 列印
1933 日昭和8年 文學團體
風車詩社  文藝組織。1933年6月間成立於臺南市,1936年夏季停止活動。主要成員有楊熾昌、林永修、李張瑞、張良典、岸麗子、戶田房子等人。並於1933年10月起創刊《Le Moulin(風車)》詩刊,不定期刊,至1934年12月止,總計發行4期,為同仁詩刊,每期只印行75份。另於1934年11、12月編輯有《風車同仁集》兩冊。「風車詩社」的同仁都有相當高的教育水準,也擁有很多的機會、管道,接觸日本甚至西洋的現代文學動態,在此基礎上,他們努力推廣現代主義特別是日本新感覺派的文藝主張。整個「風車詩社」同仁的新詩作品,大體刻意以現代主義為學習典範,特別是來自日本的新感覺派,實即源出自法國的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等文藝觀念。這類文學主張特別著重瞬間印象及其轉化變形以後的意象之營造,相對排斥實際的現實事物,文字詞彙多講求裝飾,喜用隱喻、象徵手法,意象及其營造的詩境偶而可能流於恐怖化,亦不以醜惡為禁忌。其詩刊不僅選擇了具有高度異國情調的「風車」為名,還特地以法文為刊名。
以楊熾昌為代表的「風車詩社」詩人,在整個日治時期臺灣作家當中,顯然是一個獨特的存在。相較於翁鬧在小說上嘗試的現代技法運用、非理性心理題材之經營,楊熾昌等人以更易於表達現代主義精神的新詩,傳達了現代人割裂的心理性質、流動不居的意識內涵、轉瞬即逝的意念,以及孤獨無依的空虛感無力感,甚至還有特地反其道而行的嘶吼吶喊、故作超人之姿等等。受限於殖民地文壇的歷史現實與同仁詩社之型態,「風車詩社」的美學主張並未獲得太多的迴響。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