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事典
4月,蔡秋桐發表〈放屎百姓〉於「臺灣新民報」,為臺語文新文學創作最初成果之一。 列印 列印
1931 日昭和6年 作家
蔡秋桐
蔡秋桐  (1900~1984),出生於雲林縣元長鄉。筆名有愁洞、秋洞、元寮、匡人也、蔡落葉。幼年曾入書房接受漢文教育,後改入元長公學校受日本教育。1921年起擔任保正直至二次大戰結束。曾參與「臺灣文化協會」活動。1931年12月間參與《曉鐘》創刊,並任編輯委員。1934年加入「臺灣文藝聯盟」。二次大戰期間轉向漢語文言詩詞寫作,曾加入「褒忠吟社」。戰後曾任元長鄉鄉長。
蔡秋桐於日治時期的創作,主要集中在小說。蔡秋桐憑著自身長期擔任地方基礎行政工作的經歷,對地方行政控制下的日常生活題材有相當程度的認識,使得他的小說作品集中於處理地方小人物與日本行政系統之間的衝突碰撞。在寫作手法上,則是一貫的諷刺風格。此外,蔡秋桐還積極運用臺灣話文的語言形式於小說敘事之中,可說是三○年代前後較為具體實踐臺灣話文寫作的作家之一。較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保正伯〉、〈放屎百姓〉、〈理想鄉〉、〈王爺豬〉、〈四兩仔土〉等。〈放屎百姓〉描寫憨厚卻不知人心險惡的小地主發哥,敗光家產後淪落為替人幫傭做工,還沒工錢可拿,僅剩的一塊田地又被當局強制徵收,善良的百姓因而只能任人宰割。與〈奪錦標〉題材類似的〈理想鄉〉,則描寫日本大人老狗母為了一己的升官發財、假借建設理想之鄉為名義,壓榨村人進行一回又一回的美化工作。〈王爺豬〉描寫S大人在村里斂財的故事。〈四兩仔土〉中的四兩仔土形象雖然與〈放屎百姓〉的發哥相似,但人物塑造上,因為運用了更多的諷刺情節,有更為靈活的呈現。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