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化協會 1921年10月17日,成立於臺北市。1927年1月2日、3日於臺中市相繼舉行之臨時理事會、臨時總會,因組織方向討論之歧異而正式分裂,自此有「新文協」、「臺灣民眾黨」、「臺灣工友總聯盟」、「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等組織。文化協會成立大會假臺北市靜修女子學校召開。由蔣渭水、吳海水等人主導,成立之初,計有會員1000多人,涵蓋島內各界菁英,如林獻堂、林幼春、蔡培火、王敏川、陳逢源、蔡式榖、蔡惠如、楊肇嘉、連溫卿、賴和、黃呈聰、林茂生、謝春木、陳滿盈、莊垂勝、石錫勳等人。成員身分則包括有大地主、醫師、律師、教授、記者、書記等。「臺灣文化協會」以謀求臺灣文化的建立、民族運動的啟蒙為根本宗旨。在〈臺灣文化協會趣意書〉(成立宣言)當中,即明白表示:「組織臺灣文化協會,謀臺灣文化之向上」。而成立當天通過的〈臺灣文化協會章程〉亦於第二條中再次重申「本會以助長臺灣文化之發達為目的」。根據葉榮鐘的研究整理,「臺灣文化協會」自成立至1927年分裂為止,主要展開之活動計有八項,包括如「會報發刊」、「設置讀報社」、「講習會」、「夏季學校」、「文化講演會」等,皆與文化啟蒙相關。譬如「會報」,自1921年11月28日起共計發行7次,其中第三號、第四號曾分別改名為《文化叢書》與《臺灣之文化》。再如「文化講演會」,密集於1923到1927年間舉辦,尤以1925年將近三百餘場次為高峰,演講者包括有王敏川、謝春木、蔡培火、陳逢源等多人,講題亦涵蓋臺灣議會設置、臺灣社會文化現況與展望等面向。由於反殖民運動的進展與複雜化,1927年初接連舉行的臨時理事會、臨時總會所議決通過之全新組織綱領,使得蔣渭水、蔡培火等人稍後相繼退出,從而造成了「臺灣文化協會」的正式分裂。支持社會主義路線的連溫卿,在年輕成員的支持下,獲得了實際的領導權,「新文協」將文化協會的綱領條款修正為「以普及大眾文化為主旨」,因而日益左傾,採取激烈的反抗手段。到了1929年11月3日舉行第三次會員大會之際,連溫卿遭到除名,文化協會領導權轉由「上大派」(上海大學留學生為核心)的王敏川獲得,實際上已經成為臺灣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最後,儘管在1931年1月5日舉行了第四次大會,更加強調運動性格,企圖將文化協會改組為市民鬥爭的組織。但核心幹部接連遭到檢舉逮捕,部分指導文化協會的臺共黨員也相繼避禍遠渡中國,「新文協」實已近於停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