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事典
7月,新民會創辦《臺灣青年》,陳炘發表〈文學與職務〉於創刊號,掀起新文學運動。 列印 列印
1920 日大正9年 作品
臺灣青年  月刊,綜合性雜誌。自1920年7月16日創刊,至1922年2月15日發行第4卷第2號止,共計18期。第2卷第3號曾發行兩次不同的內容,故又作19期。其中,第1卷第4號、第2卷第3號、第3卷第6號、第4卷第2號等4期刊物曾遭總督府禁止發行處分。編輯兼發行人為蔡培火,發行地點為東京。實際負責編輯任務者尚包括林呈祿與彭華英。自1922年4月1日起,《臺灣青年》更名為《臺灣》,繼續在東京發行了19期。《臺灣青年》發行的緣起應追溯到東京留學生所組織的「新民會」。1920年1月11日,留學東京的彭華英在「新民會」(蔡惠如寓所)成立大會上提議創刊雜誌,當場一致同意通過,在蔡惠如、林獻堂等人的募捐解決資金問題後,《臺灣青年》乃能實現發行計畫。儘管由於資金不夠充分、發行所設置於東京、遭受總督府嚴密審查等諸多不利因素,致使《臺灣青年》無法順利流通於殖民地臺灣,但透過參與者的積極傳播,這份刊物乃能扮演起新文化運動醞釀階段的主要推手。《臺灣青年》的主要撰稿人、參與者,尚包括有羅萬俥、黃朝琴、吳三連、王敏川、黃呈聰、陳炘等人,以及日本方面的佐野學、安部磯雄等早稻田教授。《臺灣青年》的發刊,以及東京「新民會」的成立,可視為殖民地臺灣新文化運動的重要起點。直到1927年間反殖民活動開始左傾以前,新文化運動的整體訴求,也大致集中體現在《臺灣青年》創刊號〈卷頭辭〉所揭櫫的「民族自決的尊重、男女同權的實現、勞資協調的運動」這三大目標之中。儘管《臺灣青年》各期內容,並未有豐富的文學創作,但包括〈卷頭辭〉與陳炘〈文學與職務〉、陳端明〈日用文鼓吹論〉在內,知識份子之間普遍開始接觸了新文化運動的種子。
文學與職務   評論。作者陳炘。發表於1920年7月16日,《臺灣青年》創刊號。〈文學與職務〉為目前所見最早集中探討殖民地文化改革、鼓吹提倡新文學觀點的作品之一。陳炘本身並非文學出身,當時正在慶應大學理財科就讀,但正如同二○年代有機會受到新知識、新思想洗禮的廣大知識份子,普遍對於社會性的政治文化議題懷抱著強烈的關懷。在這篇文章中,陳炘明確倡議文學者的根本職務:應積極背負起時代的使命,從而革新並挽救陷入困局中的民族文化。與此同時,陳炘自然連帶批評了傳統古典文學吟風弄月、閒情雅致的文學心態。陳炘所謂的文學職務:「文學者,乃文化之先驅也。文學之道廢,民族無不與之俱衰。文學之道興,民族無不與之俱盛。故文學者,不可不以啟發文化、振興民族為其職務也。」相對於追逐形式雕琢的科舉作文,陳炘提出應以「真摯情感」、「高遠思想」作為基本的內容,否則文學將成為「無靈魂腦筋」的「死文學」,並期許臺灣日後也能走向中國推動白話文的文體改革,達到言文一致的境界。真正活的文學,從而也是勇於承擔職務的文學:「當以傳播文明思想、警、醒愚蒙、鼓吹人道之感情、促社會之革新為己任,始可謂有自覺之文學也。」文學的意義在陳炘文中,乃逐漸從作為個人安身立命、抒發情致一轉而為介入時代、介入社會。新文學運動初期,共同倡議新文學觀點的重要文字尚包括如,甘文芳〈實社會と文學(現實社會與文學)〉、陳端明〈日用文鼓吹論〉、林子瑾〈文化之意義〉、林南陽〈近代文學の主潮(近代文學的主潮)〉、黃呈聰〈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黃朝琴〈漢文改革論〉等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