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 日明治39年
作家
連橫 (1878~1936),即連雅堂,出生於臺南寧南坊馬兵營,18歲西渡避割臺之禍,不久返臺。歷任臺閩日報、臺南新報、臺灣新聞等報漢文編輯。1918年,完成《臺灣通史》著述,曾與友人組浪吟詩社,參與發起創立南社,也加入櫟社。日治時代,遊歷中國各地。1924年,創辦《臺灣詩薈》。著作相當可觀,1992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有《連雅堂先生全集》,凡13種15冊,和文學相關的重要著作有:《雅堂文集》、《劍花室詩集、《臺灣詩乘》、《臺灣語典》等。
《臺灣詩乘》是通史之外,另一鉅著,作者藉詩論,敘述臺灣漢語文言詩之發展軌跡。易言之,詩乘是以挑選各家詩作,綴成一部臺灣詩史的方式,一方面保存詩作,又同時完成詩史之連綴。而且這些詩的揀選,都是以臺灣地理、歷史、人物、風土、民情為主題者,詩人數多達253家。分為6卷,自鄭氏入臺迄清日甲午之戰,二百餘年間,與臺灣有關之作者、作品,都在蒐集論評之列,允為最重要之文學文獻之一。
南社 1906年3月,臺南地區詩人為主所創立的漢語文言詩社,與臺北瀛社、中部櫟社並稱日治時代臺灣三大詩社。部分成員為原浪吟詩社社員,由連雅堂、趙雲石、謝籟軒等人邀集而成立,原無嚴謹之組織,只是文人聚在一起,想為重振漢文化各盡其力,直到1909年社員漸增,才推舉蔡國琳為社長,趙鍾麒為副社長,並有胡南溟、謝星樓、羅秀惠、陳逢源、楊宜綠等知名詩人為社員。活動以擊鉢吟為主,每年固定春秋二會,偶有課題或應酬之作。開元寺、固園、吳園等為常有之聚會所,亦與南北各地詩社有互動。1930年代漸趨沉寂,成員亦有脫社另組詩社的情形,1951年併入延平詩社後,宣佈正式走入歷史。成員除連雅堂之外,謝星樓的《省盧遺稿》、陳逢源的《南都詩存》都是知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