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 清道光29年
作家
劉家謀 (1814~1853),字仲為,一字芑川,清福建侯官人,1832年舉人。1849~1853年任臺灣府學訓導。1853年夏,海寇黃位擾沿海,劉氏「守陴得疾而沒」。著作極多,其中《海音詩》及《觀海集》,是在臺灣的作品,內容也是關於臺灣的風土民情。其同鄉晚輩韋廷芳為《海音詩》作序云:「先生……學問淵博,行文如翻水成;工四六詞賦,而尤邃於詩。……為人慷慨豪俠,絕少頭巾氣;故其為詩,風流跌宕,而嬉笑怒罵,欲歌欲泣,亦復激昂悲壯。一切地方因革利弊,撫時感事咸歸月旦,往往言人所不敢言、所不能言;此誠黃鐘、大呂之音,不作錚錚細響者。」僕人扶柩渡海歸鄉時,遭海盜搶劫,剽掠一空,遺稿、叢書盡棄大海,棺柩將擲入大海時,僕人感嘆說,沒想到劉老師竟得此下場,海賊聽說是劉老師才沒將棺柩擲棄。
海音詩 是臺灣府學訓導劉家謀在臺寫成的作品。作者按計畫以百首七絕,描寫他對臺灣政治、文化、社會的觀察和感思。完成於1852年,1855年始有刻本。《海音詩》各首都沒有題名,第一首詩云:「秋齋臥病謝朋徒,攲枕狂吟且自娛。絕窟西來聲不斷,可知歌答有天吳。」自註:「任子夏秋之間,臥病連月,不出戶庭。海吼時來,助以颱颶,鬱勃號怒,壹似有不得已者。伏枕狂吟,尋聲響答韻之,曰『海音』。」交待詩題之所由來。韋廷芳也說,劉氏詩成出示其詩作時,也提到「海音」命名之所由來,概臺灣府城濱海,西望汪洋萬頃,碧浪迷天,潮汐激而成聲,如雷如鼓。天將雨,是音即盛發,颶風作時,海吼益甚,令人心怖。《海音詩》正是「耳中洶湧澎湃、鬱勃怒號之音,與胸中嶔奇磊落、牢騷不平之音,互相遙答。」因此,詩成而疾癒,好像是以自己的詩作治好了自己的病,「海音偕鐸音俱長」,還要有教化之功能。這百首絕句,或記名宦、鴻儒、碩學、貞女、烈婦,或記婚俗、喪儀、飲食、衣飾、山川、草木、產物,每首均於詩末加註,在本質上是臺灣采風詩,形式上仿竹枝詞。因為是絕句的關係,詩的記事性單薄,自註反而珍貴有價值。
觀海集 臺灣府學訓導劉家謀病逝後,「棺歸遇賊,遺物盡失」,僅此一卷「棄擲絕嶠,浮沉風濤,竭力求之,久而後出」,即《觀海集》,時在劉家謀逝世後5年,才由其門生朱鴻自臺灣寄回家人刊刻。分為己酉下、庚戌、辛亥、壬子4卷,可見是1849~1852年的作品,計170餘首。其中寫到澎湖的詩,最能看出他對時弊之言人之所不敢言、不能言。〈哀澎民四首〉、〈鐵線尾婦〉都寫到澎湖之地理條件差,謀食不易,盜劫、軍餉逼得民不聊生,「三十六島天茫茫,屍骸狼藉拋道旁。」〈賣兒行〉揭露的更是慘絕人寰的人倫悲劇,「澎湖飢民以舟載男女鬻於郡,秤之,每五觔值番鏹一圓,悲哉!作賣兒行。」什麼樣的社會容許將人稱斤稱兩公然販售呢?謝章鋋為《觀海集》作序說,劉家謀去世後的5年間,「江河日下,相習為固然,言不勝言,哭不勝哭。芑川若在,不以勞死,亦當以愁死,嗚呼!其忍見忍聞耶!」可以說為劉家謀的詩人性格,和他所處的時代作出最貼切的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