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事典
明遺臣文人盧若騰病逝澎湖,葬於澎湖。 列印 列印
1664 南明永曆18年 作品
盧若騰
盧若騰  (1599~1664),字閑之,號牧洲,又號留庵,明福建金門人。1639年進士,明末在浙江任官時,「潔己愛民」、「抑勢豪,絕餽贈」,有「盧菩薩」之稱,蓋深獲民心也。鄭芝龍降清之後,他和許多明末遺臣一樣,投靠鄭成功,被尊為上客。清軍入閩,與沈佺期、許吉、徐孚遠等人避居金門,因自號「留庵」。1663年隨鄭經從金廈撤軍來臺,病倒澎湖,第二年卒於此,也葬於此。楊雲萍《臺灣歷史上的人物》認為盧氏到達澎湖的時間是1661年,或者是次年,否則他怎能留下許多有關澎湖及臺灣的詩文?其著作有《留庵文集》、《留庵詩集》及《島噫詩》。
《島噫詩》〈小引〉云:「詩之多,莫今日之島上若也。憂愁之詩、痛悼之詩、憤怒之詩,無所不有,無所不工。」可是「余竊恥之」,這是對同為流寓文人、相當嚴厲的批評。他說自己寫詩是「如痛者之呻、哀者之哭,噫氣而已」,說自己是島上之病人哀人。他傷痛、悲憫的是鄭家軍紀敗壞,軍人比盜匪還可惡,島民民不聊生。〈蕃薯謠〉指軍人到了島上之後,連最平凡易得的蕃薯都沒得吃,讓詩人憂心「萬家饑死孰肯哀!」〈甘蔗謠〉寫軍人任意蹧蹋農民辛勤耕種的蔗園,求告無門。〈驕兵〉寫軍人「肺腸蛇蝎貌貔貅」嚼民膏血堪醉飽,不用捨命殺敵。〈抱兒行〉寫軍人強虜路上孩童販賣,家人得用重金贖取。〈田婦泣〉寫兵婦成群結隊下鄉掠取民食民財,凶惡不下軍人。盧若騰的島上見聞詩,不僅是流寓文人中的特立獨行,不寫鄉愁,也不寫亡國遺恨,只誠實也勇敢地反映了真實的社會情形,充分展現說真話的道德勇氣,是流寓文學的異數。盧若騰的詩觀,和後來19世紀30年代崛起於法國的寫實主義文學相同,抱持的是悲天憫人的人道精神。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