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5 清道光15年
作家
蔡廷蘭 (1801~1859),字香祖,號郁圓,世稱秋園先生,澎湖人,1844年進士,是澎湖第一位也是唯一的進士,因稱「開澎進士」。曾主講崇文、引心、文石等書院。中進士後,歷任峽江知縣、南昌水利同知、豐城知縣等官。1832年,澎湖發生大饑荒,作〈請急賑歌〉為澎湖請命,請官府急賑,活人無數。詩曰:「救荒如拯溺,急須援以手。試問登山無,莫訝從井有。……萬灶冷無煙,環村空覆臼。」、「居有無數椽,種無田半畝。夫婿去年秋,東渡糊其口。高堂留翁,窮餓苦相守。夫亡訃忽傳,翁老愁難受。一夕歸黃泉,半文索烏有。嫁女來喪夫,鬻兒來葬舅。」許多人間慘狀,是漢語文言詩中罕見的描述。
蔡廷蘭的另一奇作是《海南雜著》。1835年秋,蔡氏第三度赴福州省城參加鄉試,未能中舉,由金門料羅灣乘船欲返回澎湖時,遭秋颱與風雨博鬥10晝夜,最終漂至越南,經人救起。歷經100多天的水、陸行程,於翌年5月8日始返抵澎湖,將其經過撰成《海南雜著》。澎湖自1769年胡建偉撰《澎湖紀略》之後,未再有新志書,1828年,臺灣知府鄧傳安巡視海東書院時,「諄諄為囑」,澎湖通判蔣鏞(字聲永,清湖北黃梅人,1822~1829年任通判。)乃邀集蔡廷蘭、陳大葉等計議,於翌年完成《澎湖紀略續篇》,周凱為之作序,並改名《澎湖續篇》。
海南雜著 1835年10月開澎進士蔡廷蘭第三度赴省城福州參加鄉試,未能中式,返鄉時遇颱風,所乘船隻漂流至越南廣義省思義府菜芹汛處,經人搭救上岸,歷經100多天的水、陸行程,於1836年5月8日返抵澎湖。他將這段經歷分為〈滄溟紀險〉、〈炎荒紀程〉、〈越南紀略〉三個不同的主題記述,撰成《海南雜著》刊行。
〈滄溟記險〉記船難發生的經過及狂風暴雨中與風雨博鬥的驚險;蔡氏與弟廷揚及隨從,在廈門參加過其恩師周凱的慶生宴之後,趕到金門準備搭船到澎湖探望老母,隨即將趕回臺灣引心書院講學。10月2日,到達料羅灣海邊,發現船已開航,立刻搭小船追趕。上了大船之後,蔡廷蘭看天象以為有風,建議緩行,舟主不聽,過了黑水溝之後,「……黑雲……馳驟若奔馬,轉瞬間狂飆迅發,海水沸騰,舟傾側欲覆。……天明,四顧迷茫,已不知何洋也。如是三日。」在經船艙進水,自分必死,斫桅穩住船身,取鹹水蒸芋為食等艱難危險,10月11日夜晚舟始漂近陸地,第二天有漁船過問,方知到了安南。漁人亦驚訝,該處海域佈滿暗礁,線長數十里,連老漁都不免一觸虀粉,他們竟能安然進入港道。
〈炎荒紀程〉以日記的方式,紀錄1835年10月13日至1836年5月初8日返抵澎湖的情形,內容包括越南官方對他們一行人的處置、救助、招待、安排回程、致贈生活物資、旅費、派人護送等細節,也有僑居漢人、地方官員之酬酢、協助、餽贈,以及一部分的地方見聞。
〈越南紀略〉則是作者的越南遊記,記其歷史、地理、政情、民俗,雖能記下越南的特色,卻不失漢民族天朝文化的觀點,就像清國宦遊文人寫臺灣,越南人有不以為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