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曙光文藝 列印 列印
類別:期刊副刊撰寫者:楊正雄

綜合文藝刊物。1958年秋天於臺南市創辦油印雙月刊,並於1959年2月發行鉛印本第一期。創刊初期由臺南縣籍楊正雄全責處理,復刊敦請臺大畢業的白山塗掛名發行人,但仍由楊正雄負擔社務與編務。本刊創刊宗旨乃肇因學生練習寫作不易被報刊採用,也鮮有公開園地可供發表,故發行「曙光文藝」以拔擢年輕作家,提供文藝創作園地為目的。鉛印本刊登新詩、散文、小說,頗為大專、中學青年喜愛,發行兩期後因楊正雄服兵役調往金門而休刊,1960年仲夏返台曾經出版一期,但有阻力乃暫停。1961年5月於嘉義市復刊,以掃黃、赤、黑灰色,提升文學風氣與激勵人性為宗旨。復刊第一卷第一期刊載名家及青年作家文藝作品,有覃子豪、白浪萍、周伯乃、舒坦、西丁、蔡淇津、高華的詩,小說有盧克彰、古之洪、默人,樵辛夫的散文及余之良的評論,推介覃子豪、田湜、默人的書及五本文藝刊物;另有學習園地,而建立聲譽;南宮宇、楊雨河、朱煥文、張行知、張九卿、張彥勳、何曉鐘、李慶蘭、林佛兒、林清泉、吳敏顯、葉日松、劉國全、劉祺裕、榭溪客、洪秀雄、采羽、艾雷、辛鬱、方平、古貝、常劍、凌虹、老康、喬林、李果、夜影、勞克、靜修、靜雲、黎明等人作品相繼刊出,受到注目。其後,由於軍中文友參與《曙光文藝》遭受處分被迫退出,導致力量縮減難於支撐遷移中部。1963年5月於臺中市改為週刊,曾舉辦音樂欣賞會,擴充期間招業務人員,卻因良莠不齊而失敗,後雖恢復月刊但受經濟壓力未能按月出版。1964年6月由陳千武、林亨泰、錦連等人籌辦笠詩刊社,以《笠》雙月詩刊延續至次年8月,復經陳千武、吳瀛濤以油印《詩展望》再延28期。歸還後編輯部遷臺北市繼續出版,1971年2月改雙月刊,至次年底無財力繼續支撐而停止。《曙光文藝》創辦初期由臺南一中補校多位同學及同鄉楊泉源支持,復刊白山塗勇敢掛名發行人,政工幹校畢業軍官與多位文友擔任編委、李寶賢更長期設計封面,高國華、張景炎、羅凌雲等熱心協助;中後階段賴義雄、李篤恭、林靜助、楊泉源與其弟楊福載、以及陳秀喜、顏秀蘭也參與或支援。復刊第1卷第1期刊載的詩、散文、小說與評論,甚有份量。1962年6月第2卷第3期增篇幅達百頁,刊載32位詩人「曙光詩展」,廣獲好評。次月第2卷第4期則為小說專號,刊載9篇小說及2篇小說評論。1968年8、9月連續兩期刊登「當代青年情感思想抽樣寫照」專輯,馬以工、林福助、劉秀華、劉祥仁、黃志清、蘇曉文等新銳表達對文學、音樂、繪畫、愛情、人性及宗教的意見,在各大學獲得共鳴。復刊期間先後出版專書10冊,包括《風雨悲歌》、《海崖集》、《池塘裏》、《曙光詩展》、《雨夜》、《翼下歲月》、《想妳在火車上》、《夢幻集》、《窗內歌聲》。《曙光文藝》以學生同人油印雜誌問世,改進為鉛印本力求上升而受肯定,共出版月刊42期、雙月刊7期、週刊20期,另油印2期。後因軍中文友受壓力及財力不繼於1972年12月停刊。

瀏覽人次: 344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