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自由中國 列印 列印
類別:期刊副刊撰寫者:徐筱薇

綜合性雜誌。1949年11月20日創刊於臺北,於每月的1日、16日出刊。《自由中國》雜誌最早由教育部出資補助,創刊之初,掛名的發行人為胡適,實則真正的創辦人及主持人是雷震,主編傅正,1953年以後文藝欄的主編為聶華苓。《自由中國》原籌備於1949年初的上海,當時國共內戰方酣,中共幾乎控制了整個長江以北,雷震、胡適、杭立武、王世杰等人商議想發動一個「自由中國運動」,希望以自由主義為旗幟號召反共。後因國民黨退逃至台灣改變計畫,一方面印行自由中國叢書,一方面在各地報紙同時刊登時論專文,並定時出版這份刊物。《自由中國》原為宣傳以自由民主對抗共產極權陣營立場的雜誌,創刊宗旨在強調支持並督促國民黨政府走向進步,逐步改革,建立自由民主的社會。該雜誌雖以政治及思想為重,但每期皆以醒目的標題刊登1~3篇文藝作品,尤其在聶華苓主編文藝欄時期,該刊物幾乎網羅了當時文壇最活躍的作家,不只開啟了雜誌本身、甚至也可說是整個五○年代文壇的嶄新面貌,刊登如陳紀瀅《荻村傳》、彭歌《落月》、林海音《城南舊事》、於梨華《也是秋天》、朱西甯《大火炬的愛》、陳之藩《失根的蘭花》等重要作品。由於主編聶華苓個人強烈的文學風格影響:「反共八股決不要」,所以文藝欄作品由初期反共意識濃厚、藝術技巧較低的作品,逐漸匯集五○年代主要的作家與文學作品,成為重要小說、散文及女性作家作品發表的場域,也是最被當時知識分子看重的雜誌。《自由中國》在雷震的主導下成為國內少數自由派知識分子的集結地,包括雷震、殷海光等幾隻大筆積極評論時勢,批判反共大陸說、反對蔣介石違憲連任並鼓吹成立反對黨,與官方立場愈行愈遠,1957年以後國府亦開始批判《自由中國》。1960年10月雷震等人組織「中國民主黨」失敗,《自由中國》被查封,雜誌旋即停刊。主要撰稿作家有:金溟若、司馬桑敦、郭嗣汾、王敬羲、潘壘、郭良蕙、吳魯芹、琦君、張秀亞、梁實秋、周棄子、思果、等,可說是集結了五○年代重要的代表作家。《自由中國》為半月刊性質,前後刊行約十年時間,共發行了260期。一直到1960年9月4日,雷震及傅正等人被捕被迫停刊。《自由中國.文藝欄》的價值浮現,其刺穿五○年代文學場域反共、戰鬥文學的浮濫陣仗,直指彼時創作想像力、藝術價值澆薄的景況,挪移政治層面附著的釜鑿痕跡,回歸文學純然本質,因而產生了跨時代的意義。

瀏覽人次: 718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