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商業月刊雜誌。1940年3月4日創刊於臺北市。由黃宗葵個人經營的雜誌。發行人黃宗葵亦掛名編輯,實際編輯者為張健次郎。編者於創刊號的〈編後〉中表示為提高本島的文化精神而創刊。本刊物是四○年代三大台灣文藝雜誌之一。其特點在網羅本島所有有關藝術,綜合編輯。不過最大特點是設有漢文欄。由於此刊物為臺灣人所創的雜誌,得到許多臺灣人的贊助,其中以許丙及辜振甫為最大贊助者,因此在資金雄厚的情況下,每月逐漸增加篇幅。創刊一年半後,張健次郎離職轉進興南報社,黃宗葵則力邀江肖梅。1941年9月江肖梅為總編輯後,更加追求大眾性及娛樂性,並以刊登座談會紀錄及採訪社會消息來吸引讀者,發行量是創刊時所發行1千5百部的十倍。當時,臺灣文壇知名作家多人於此刊物發表作品。內容多為小說、隨筆、詩、評論、藝術家介紹、電影介紹、新劇、書畫等。創作方面主要撰稿人:楊逵、新田淳、劉春木、金關丈夫、西川滿、新垣宏一、葉步月、呂赫若、濱田隼雄、江肖梅等。詩方面:石田道雄、陳千武等。評論及隨筆方面:王昶雄、吳瀛濤、黃啟木、陳逢源、朱鋒、宮本延人、矢野峰人、金關丈夫、郭水潭、池田敏雄、吳濁流、立石鐵臣、楊雲萍、楊千鶴、龍瑛宗、藍蔭鼎、黃宗葵等人。之後,由於戰局惡化,受情報局植田富士雄之命令,不得不更換雜誌名。1944年12月改為《新大眾》後,因空襲影響到印刷所,致使刊行無法持續而於1945年4月停刊。由於《台灣藝術》的一貫大眾化路線,反映了當時臺灣的各種社會現象,可說是給當時的臺灣文化及臺灣文學帶來相當大的影響,是歷史文獻價值極高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