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8月2日《台灣新民報》第334號增闢「曙光」欄。該欄由賴和主編,提供新詩發表的場域,一時之間新詩創作者與作品數量增加,也為日後如鹽分地帶詩人群等開創新契機。其中發表詩作最多的是虛谷、守愚、甫三、楊華等人,他們大多數都是小說家兼寫新詩,如賴和的〈流離曲〉、〈南國哀歌〉等,不只強調不屈服的意志,並且鼓舞了反抗的精神;虛谷的〈敵人〉、〈草山四首〉等,對殖民當局提出強烈抗議,表現出對理想的憧憬;楊守愚的〈蕩盪中的一個農村〉、〈人力車夫的叫喊〉,描寫人民貧苦的生活,襯托出社會黑暗的象徵。詩人們以冷徹的筆調描寫現實,用熱情的理想喚起民族意識,因此常有些詩作觸犯當局,而遭到禁止或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