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台灣文學 列印 列印
類別:期刊副刊撰寫者:柳書琴

綜合文藝誌。1941年5月創刊於臺北。由不滿《文藝台灣》集團路線之作家張文環、中山侑,與律師陳逸松、山水亭料理經營者王井泉等人發起。本刊發行3000份左右,亦販售至東京,共發行10號。1943年1月以前由啟文社發行,之後改為臺灣文學社發行。編輯兼發行人為張文環,1942年中期呂赫若返臺之後亦參與編務。該誌以臺北、臺中、鹽份地帶臺灣作家,及若干在臺日人作家共同組成。表面上標舉無方針主義,實際上強調鄉土主義與寫實主義立場,為事變前臺灣新文學運動的承繼團體,1943年「賴和紀念專輯」的推出頗能反映此立場。該誌戰爭宣傳文章,比同時期它誌相對較少。主要撰稿人有張文環、呂赫苦、楊逵、吳新榮、巫永福、黃得時、吳天賞、張冬芳、王昶雄、藤野雄土、中山侑、中村哲、坂口ネ零子……等。該刊除了成功匯聚臺灣中堅作家,爭取在臺日本文化人的同情與支持之外,亦舉辦多次文藝座談,設置臺灣文學賞,獎勵新人創作,並提供版面刊載臺灣戲劇、音樂、美術、民俗調查、歌謠整理等相關文章。在戰時言論高壓、官方文藝統制與皇民化運動下,該誌是代表臺灣觀點的最重要的綜合文化園地。四○年代膾炙人口的創作、臺灣文學史的書寫嘗試等,多發表於此。1943年隸屬《文藝台灣》集團之龍瑛宗、楊雲萍也投稿於此,顯現其號召力。糞寫實主義論戰爆發,本刊為戰場之一。9月該社姐妹團體厚生演劇研究會演出《閹雞》一劇轟動一時,象徵本土作家與演劇人士合作,宣示鄉土寫實精神之最後高峰。1943年底臺灣決戰文學會議中,西川滿建議獻上文藝雜誌,次年5月該刊被迫與《文藝台灣》合併,由臺灣文學奉公會發行《台灣文藝》。

瀏覽人次: 242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