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台北文物 列印 列印
類別:期刊副刊撰寫者:翁聖峯

臺北市鄉土季刊。1952年12月創刊於臺北。市長吳三連兼文獻會主委,議長黃啟瑞任副主任委員,常駐委員吳槐,委員有吳石山、王飛龍、林呈祿、黃得時、洪炎秋、陳紹馨、方豪、黃介騫7位。〈創刊詞〉稱文獻會消極方面當從文獻資料的徵集整理著手,以期奠立北市「史料館」的基礎;積極方面為百年大計當纂修完善的市志;一面保存記錄資料,一面加以整理,以供日後的參考研究。凡有關台北市及台灣省之政制、經濟、社會、教育、衛生、歷史、地理、藝文、語言、宗教、掌故、風俗、考古等文字,一律歡迎,以促進北市及臺灣省的文化為目標。2至4卷,艋舺、大龍峒、大稻埕、城內及附郊、錫口(松山)、新文學及新劇運動、美術運動、人物、音樂舞蹈及詩社特輯,保留許多寶貴的地方文獻,為日後建構臺灣文化奠立良好基礎。文學方面,詩社專號記錄臺北12個詩社發展梗概、全島詩人大會、瀛桃竹三社聯合吟會、日人在臺漢文活動、《台灣詩報》的實況;2卷2期、3期「新文學.新劇運動」專號,記錄新文學、刊物、社團發展脈絡,並兼述新劇及電影,但部分論文對舊文學的批判失之偏頗,如廖漢臣〈新舊文學之爭〉嚴厲批判日治時代舊文學,推崇新文學,然2卷3期可能因過度推崇新文學,忤逆當局的文藝政策,或〈光復後的台灣劇運〉3次提到二二八風暴,觸及政治敏感神經,發刊後遭到查禁,1971年廖氏執筆的《台灣省通志.學藝志藝文篇》,改為稱頌日治時代舊文學的地位,謂「新文學運動驟興」,「受日人之抑制,不久即告夭折」,前後對新文學發展的描述出入甚大,可視為文藝政策的轉變。2卷3期後來藉由舊書舖流通可見其全貌,2卷2期、3期重要論文被李南衡編入《文獻資料選集》,對詮釋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產生深遠的影響。5卷之後未建立專號,仍有許多寶貴論文及影像傳世,許多文字洋溢中國意識,貶抑日人在台各項作為。本為季刊,但5卷2至3期之間,長達9個月未發刊,主要是人力、經費不足所致,但在反共年代,軍事及外交占去國家絕大多數資源,《台北文物》與《南瀛文獻》、《台南文化》是少數能持續發行的縣市刊物。至1961年9月發行10卷2期,共33期,1962年6月變更申請,改名為《台北文獻》。

瀏覽人次: 303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