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月刊。由夏濟安、劉守宜、吳魯芹等於1956年9月20日創刊於台北。創刊初期由劉守宜任發行人,夏濟安擔任主編。該刊創刊詞中宣稱繼承與發揚中國優秀的文學傳統,雖主張「藝術不能脫離人生」,但也強調文學的藝術價值,反對宣傳式的文學,提倡「樸實、理智、冷靜的作風」,為當時被反共抗俄八股佔據的文壇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在該刊撰稿者多為大學中的中外文學系教師,諸如梁實秋、陳世驤、勞榦、夏濟安、吳魯芹、林以亮、朱立民等。除不時刊出中國古典文學評論外,雜誌的走向以介紹西方文學及引進西方的現代文藝思潮為主,揭開了六○年以後台灣文學現代主義的序幕。在文學評論以外,該刊也是發表創作的園地,像以後《現代文學》的健將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叢甦等,在求學時代都曾有作品在《文學雜誌》發表。該刊所載作品具有明顯的學院派色彩及嚴肅的藝術風格,在堅持文學的純粹性、反對工具化或政治宣傳文學方面做出了貢獻。另一方面,積極培養了一批富有才情的年輕作者,同時也影響了六○年代後台灣新一代青年作家的文學理念。1960年白先勇所創辦的《現代文學》即與《文學雜誌》在風格上有些傳承的關係。1960年8月出版第8卷第6期以後,因資金不繼而停刊,共出版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