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楊華著。發表於《台灣文藝》2卷3號,1935年3月。小說描寫臺灣傳統農村社會中「媳婦仔」的悲劇,窮苦人家將小女孩愛娥送人,就已經注定她的命運無法自主,及長,被婆家虐待,終被命運逼得發瘋而死。敘述者是僅僅大愛娥一歲的表哥,受過中學教育的他,在暮秋的夜裡,回憶愛娥短暫不幸的一生,對她死前悲慘的遭遇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哀」和「傷感的情懷」。小說敘述者批判愛娥好賭的父親,行文之間不斷流露出男性知識分子「愛莫能助」的感傷情緒。在表哥的眼中愛娥逐漸變成一位「悲哀成性」的女性,因此7歲時反抗童養媳命運的愛娥逐漸自人群中退出,她的憂鬱性格逐漸掩蓋她之前的反抗精神,16歲時,愛娥就在眾人的憐惜聲中安靜無聲地被父親賣給人家做媳婦了。作者在表哥的回憶中極力刻畫愛娥憂鬱的一面,7歲後的愛娥正一步步印證她的「薄命」。愛娥對自己第二次的婚姻的想法,或者她發瘋至死之前的精神世界如何?小說對愛娥個人內心的心理層面較缺乏進一步描寫。當敘述者(表哥)得知16歲的愛娥又要被迫出嫁時,只發表了其憤怒與同情,並未能給予實質的幫助,大抵這時期小說裡的媳婦仔多半命運坎坷,任人宰割,鮮有生機,小說反映了當時嚴重的養女、童養媳的問題,也呈現知識分子的無力感與缺乏行動力,同時也可看出男性作家處理這類題材的一貫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