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劇本。張文環著,而後於1943年由林摶秋改編成日文劇本。是極少數日治時代殘存的劇本之一﹐也是唯一倖存的孤本。1943年四月張文環、呂赫若、呂泉生共同組織了「厚生演劇研究會」,由林摶秋(日治時期專業劇作家,在當時被改名為林博秋)擔任編劇、導演。該劇團欲以戲劇傳達社會關懷與文化批判的理念。同年的9月3日至8日該劇由吳學文擔任舞臺裝置,呂泉生為編曲、指揮,藝術指導楊三郎和由蔡春鶯飾演主角月里,在「永樂座」演出,原本預定演出70天的〈閹雞〉在政治壓力下只演出了6天,但在當年仍造成了轟動。該劇不同於原著小說以一個為掙脫父權壓迫下的女性為主角,最後為了呈現自我的自主意識走向自殺的悲慘命運。反以在當時日人統治的背景下,全島臺灣人所遭遇惡劣環境考驗所產生出的不屈不撓性格為主軸。整齣戲分成兩幕,每一幕有3場。時間背景設定在大正8年至11年11月(1919年),空間設定為臺灣南部的某一市鎮。敘述月里與阿勇這樣的小人物在環境壓迫下,所遭受的命運雖然悲慘,但是藉由這樣惡劣環境的折磨,反而展現出臺灣人勇於面對、堅忍不拔的精神。這齣戲以濃厚民族風格的布景、道具與音樂呈現當時在日人統治下,生命受箝制的臺灣同胞,並藉劇中表現出人性的愛欲善惡,充滿鄉土意識及人文關懷。音樂採編由〈丟丟銅仔〉(宜蘭)、〈百家春〉、〈留傘曲〉(嘉南平原)、〈採茶歌〉(客家民謠)、〈六月田水〉(南管小調)及〈一隻鳥仔哮救救〉(歌仔戲詞)所組成。後來在1943年「台灣演劇協會」的禁令下,這些臺灣民謠在當時曾被禁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