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論語と雞 列印 列印
類別:單篇作品撰寫者:柳書琴

短篇小說。張文環著。1941年9月刊於《台灣文學》1卷2期。中譯稿可參見《張文環全集》,日文原作收於中島利郎等編《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台灣人作品集》第四卷。小說開始於盂蘭盆祭即將來臨之際,在沒有電燈的山村,部落青年燃著火把,練習舞獅、拳道和鑼鼓陣,使充滿霉味的部落充滿了活力。然而就在祭典準備期間,寧靜的小部落出了大事情,小說因此進入高潮。兩位農夫因為伐竹糾紛鬧進警局,警察束手無策,雙方決定斬雞頭自明,引來村人及平日無紀律的「源」等一夥書房師生圍觀。一行人前進到村落邊緣偏僻懸崖下的「有應公」洞窟前,進行了驚悚的儀式。斬雞頭結束,立誓用的死雞竟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書房教師飛奔撿回食用。主人公「源」對書房單調乏味、不嚴謹的教學早有疑惑,透過親師雙方灌輸的「師道」,在目睹老師醜態之後,更迅速墜毀。稍後家長們也發現了書房裡的亂象,因此紛紛讓孩童輟學,此後書房不可收拾地沒落下去,但是卻意外地在先前一心嚮往公學校的「源」心中,留下了莫名的失落。小說以檢討書房教育的形式展開,卻碰觸臺灣儒學的沒落與殖民教育興起之思辨。臺灣儒學教育的崩解,是小說中的重要主題。臺灣漢人社會的傳統教育,以儒家教育為根基,書房教學為體系,教育理念集中體現於禮法精神之中。小說藉由有關禮法/秩序的一些描寫與經營,對政治、社會文化體系與漢學教育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多層次的思辨。小說出色之處,在於以短篇小說的有限篇幅,藉由儒學沒落展現村落變遷,觸及本土文化遭殖民力破壞從而沒落、異化的問題,堪稱張文環巔峰期代表作之一。

瀏覽人次: 272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