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裨海紀遊──徘徊於自我與異己之間 列印 列印
類別:單篇作品撰寫者:詹雅能

論述。莊雅仲著。刊載於1993年9月《新史學》4卷3期,本文為作者1989年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文化、書寫與差異:三個有關異己論述的分析〉中第四章「冒險、認同與差異:清初之前中國有關臺灣論述的形式轉換」之改寫版。全篇分為「導論」、「臺灣論述的虛幻性」、「心靈之旅」、「異己的形象」、「結論」等5節,作者以郁永和〈裨海紀遊〉為文本,透過西方後殖民論述的觀點,並以康拉德〈黑暗之心〉、馬凌諾斯〈日記〉等殖民主義文本為對照點,觀察郁永和的這一趟心靈、價值與慾望之旅,所秉持的正是帝國主義的貪婪以及中國士大夫傳統。儘管士大夫的人道主義關懷,使其企圖擺脫人/非人的二分機制而提出一個新的種族觀念;然而,作為帝國征服及「侵略」的第一步,作者仍是以文明/野蠻二元對立的論斷方式來安排其敘事,為帝國後來的「撫番」作為提供了藉口與藍圖。因此,作者認為〈裨海紀遊〉代表了中國對臺灣統治權及敘述權的確立。本文作為第一篇以後殖民史觀解讀〈裨海紀遊〉的論著,作者透過檢證省思〈裨海紀遊〉的所見所述,引發後人在研究清代流寓文人作品時,能更進一步思考這些官員在臺時,無可避免地存有一種帝國之眼的凝視角度。

瀏覽人次: 411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