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日文小說。陳火泉著。原載於1943年7月《文藝台灣》第6卷第3號,1943年12月收錄於臺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出版的皇民叢書系列同名小說《道》。1979年7月由陳氏自行翻譯為中文,連載於《民眾日報副刊》。故事描述臺灣青年在皇民化運動的潮流中,苦惱於如何從外地人變成真正日本良民。主角青楠受雇於專賣局樟腦課,工作表現優異、愛好創作俳句的他,自認對日本文化理解的程度絕不輸一般日本人。即使遭到最要好的日本同事粗魯對待,青楠仍企圖藉著撰寫手記〈皇民之道〉,反覆論證皇民血緣並非天生,而可以透過「精神系圖」與以合流。但某次升遷失敗後,他終於發現臺灣人即使接受皇民化也依舊無法被日本人認同的事實。青楠悲哀地想:「菊是菊。花是櫻。牡丹終究不是花是!能大呼天皇陛下萬歲而死的只有皇軍貢獻一身殉國的只有皇國臣民,我等島人畢竟不是皇民嗎?啊,終究不是人嗎?」大受打擊的他,從此精神瀕臨崩潰。然而,某次腦中偶然浮現的臺灣俚語,讓一直以來學習國語(日語)的他,猛然發現自己終究在意識上不屬於純粹的日本人。故事最後,青楠決定加入志願兵行列,以血換血的宗教性儀式換取日本人的身份認同,唯有以臺灣人血肉之死,才能完成與大和精神的合流。自1970年代臺灣文學研究漸興之後,這部在日本統治者眼中是皇民化小說的代表作,便激起多種不同的討論。這些討論多半圍繞在〈道〉究竟是「皇民文學」還是「抗議文學」。葉石濤、鍾肇政、日籍研究學者星名宏修等,認為〈道〉是一個臺灣人抗拒皇民化心理掙扎記錄,贊同〈道〉的抗議性格。然而,林瑞明則明白指出陳火泉的〈道〉是典型的皇民文學代表作,其中身為被殖民者的無奈可以同情,但其為皇民運動發聲的責任卻是不可推卸。日籍研究者垂水千惠,更直接評論陳火泉執筆寫〈道〉是「想要描繪出日本人滿意的模範皇民形象,一舉得到作家的名聲和工作上的升遷」,絲毫沒「抗議」的意圖。〈道〉包含國族認同與民族認同角度的內容,是在討論日據時代皇民化時期臺灣人的身份認同問題時,佔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