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歐陽子著。原載於1969年7月《現代文學》第38期,初收於1971年10月20日晨鍾出版社《秋葉》。故事敘述年輕喪偶的宜芬,再嫁大她20歲的東方歷史學名教授王啟瑞。啟瑞居留美國,有一子敏生。宜芬與繼子只相差9歲,使得宜芬對自己的繼母身分頗感難為。敏生是混血兒,外表雖具有西洋特徵的面廓,然在父親嚴格教導下,進退舉止,卻像個傳統的中國人。情節的突變,源自王啟瑞離家開會,留下宜芬與敏生獨處。二人相伴出遊,在俄本納城的水晶湖畔,兩人互訴生平,敏生向宜芬吐露,從10歲即遭生母遺棄的寂寞,以及身分認同的痛苦;宜芬則傾訴失去飛行員丈夫後,長年隱藏在心底的創傷。兩人因著互相的同情與憐憫,而產生情愫。終於敏生否定了他那中國父親在他身上培養的理性,肯定了他美國母親遺傳給他的激情,狂熱的愛上了他的後母宜芬。結局一幕寫青春的敏生燃起宜芬的慾望之火,然而名分的現實,卻突然阻止了宜芬,使得突發的情慾在壓抑後「一切復歸死寂」。齊邦媛指出,〈秋葉〉明顯地受到古希臘悲劇和佛洛依德所倡的戀母情結的影響,認為歐陽子的小說可以說是用中國文字、西方理論混合而成的作品。她給這些反常人物的懲罰是基督教式的。他們一旦看到自己錯誤的真相,自會終身自責,這種自責勝過有形的道德的刑罰,而近似西洋文學中墮落(失樂園)主題所產生的地獄之火的熬煎。這種懲罰方式亦是中國人所說的「良心」問題。歐陽子由這個特別的角度深入探測,因為她認為「個人除了和社會的關係,還有和自己良心的關係」。所以探討人物內心的衝突時,是以反諷代替判斷,也用它抵制氾濫的感情,而創造出藝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