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林越峰著。原載於1934年11月5日《台灣文藝》1卷1號,收錄在1979年7月遠景版「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卷4──薄命」。故事敘述受不了農村生活困迫的忘八,告別農村前往城市發展。小說以「到城市去吧。城市有高偉的洋樓。有燦爛的水銀燈。有滑油油的大馬路。這是多麼的美麗啊!到城市去吧。住在城市的人。有汽車坐。有大菜吃。還有跳舞廳跑。這是多麼的幸福啊!」為召喚,帶出了忘八的城市淘金夢。但事實並非他所想,到城市後的忘八即使拼命地拉黃包車、補靴子,但生活依舊困頓無出路。忘八終於理解到在神秘都市光鮮表面的陰影下,餓著肚皮、受著風霜的窮人,仍舊是多數。走投無路的忘八決定當起小偷,卻失手落水,「滾下一個很深而又很大的水裏。一剎那間就不知去處。祇有剩下橋下的水。不斷地在浩浩蕩蕩的長流著而已」。林越峰在末段重複了小說起首的引文,兩相對照,頗見諷刺。末段以循環的流水隱喻困境的輪迴;以忘八之慘死襯托城市之奢華,更見悲涼。這篇小說反映出1930年代因為農村生活的普遍窮困,引發了百姓「到城市去」的念頭。但處在現代資本的壓榨下,無產百姓沒有出頭的可能,故事終於以悲劇落幕。透過小說人物王老爺與忘八的對立,林越峰充分地刻畫了階級的衝突與矛盾,也揭露出在殖民地政策與臺灣經濟轉型的演變中,普遍存在於當時社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