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四喜憂國 列印 列印
類別:單篇作品撰寫者:胡金倫

短篇小說。張大春著。原載於1987年12月《聯合文學》第4卷第2期,總第38期,收於1988年6月臺北遠流出版公司《四喜憂國》。故事敘述主角朱四喜是個落難的外省老兵,住在臺北市仁愛路附近一個違章建築的大雜院裡。他是個半文盲,識字不多,卻對語言文字有崇拜迷信的戀物癖,對報紙更是「敬意十足」。不挑水肥的時節,朱四喜多半待在屋裡看牆認字,他最大的願望是寫篇「告全國軍民同胞書」登到報紙上,喚醒同志們:反共復國,大業尚未完成,同志們,加油!因為朱四喜相信,每年國慶日官方在報紙上發布的老總統文告,文字表述的一切,都屬於真實動人的肺腑之言:「報上寫的都是真的」。因此,朱四喜對於「能一口氣唸下半篇社論」的楊人龍崇拜有加。但識字的楊人龍,捨不得花幾萬塊錢買個老婆,最後卻被「乾兒子」謀財害命死了。倒是朱四喜,買了個山地老婆,生了四個兒子。他由一個挑水肥的升到一個清潔隊員,和老婆孩子勉強過著從來沒錢粉刷牆板的日子。朱四喜受到楊人龍的精神感召,有一天終於寫了一篇〈告全國軍民同胞書〉,投到各報社去,屢投屢退;最後朱四喜「花了粉刷牆板的錢」,影印了四千份,沿著他負責清掃的街道挨家挨戶地散發出去。季季在〈評介〈四喜憂國〉〉一文裡道:「〈四喜憂國〉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是更為深沉的老兵文學……張大春對這一群流落異鄉的小人物,充滿了悲憫情懷,但他的筆觸是帶著對這個時代的嘲諷和批判的。他以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政治變動、文化差異、宗教變異,以及獨身無子者與成家立業者,生者與死者,有知識與無知識者的種種對比。」

瀏覽人次: 929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