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林文龍撰。1998年5月2日在「台灣古典與文獻研討會」宣讀,1999年1月由臺北文津出版社發行。撰者嘗試以傳統文學作品的詩文集為經,以各階段印刷方式為緯,依次舉證論述,比較刻板印刷、石版、鉛印等不同印刷條件對於詩文創作的影響;取材對象一為在台編定、刊印者,一為台籍人士攜往內地刊印者,至於宦遊人士卸任後刊印於各地的相關著作,撰者一概割愛。撰者在結語畫分四個分期:一、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除了少數由官方出版的選集之外,幾乎無個人詩文集;二、嘉慶朝以後至西元1895年割台止,開始出現本土人物雕板印刷詩文集;三、日治初期包括明治、大正兩個朝代,石印、鉛印幾乎同時盛行;四、昭和改元至西元1945年止,鉛印愈加便捷,石印漸次淘汰,西式平、精裝的裝釘方式也更為普遍,遂使臺灣傳統詩文集的出版,大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