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張文環著。1935年9月發表於《台灣文藝》2卷10號,係張文環於1934年參加《中央公論》「新人作家作品」甄選獲得佳作之小說〈父の顏〉的改作。《台灣文藝》曾以「一九三五年劈頭的喜訊」為題報導得獎一事,獲獎的肯定也使張文環對創作產生了信心。〈父の顏〉迄今仍未出土,〈父の要求〉收錄於《張文環全集》。研究者野間信幸指出,小說中許多情節是張文環初期東京生活(1931~1932)及其參與東京台灣人文化同好會的縮影。小說以留學生「阿義」的升學、考試、戀愛為主軸,描述殖民地知識青年在追逐立身出世的過程中面臨的壓力與挫折,以及如何涉入社會主義運動、異民族之愛如何激化民族認同危機、社會主義運動挫敗後如何思索未來、轉向思考與殖民地母土社會有何關聯……等問題。小說最後,脆弱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阿貴」因轉向而發瘋;主人公「阿義」則從庶民大眾身上觸發了對生命的不同思考,體悟單憑階級意識無法認清社會的深度和眾生百態,將返台視為超越節操之舉,從而獲得生機。三○年代前期,當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取締,主義理論克服不了現實窒礙之際,張文環以小說批判了公式化的社會主義思想及文藝理論,有血有肉地刻劃一位殖民地青年參與運動的原委、經歷及其脫退而不悖離的抉擇。〈父の顏〉撰寫及改作前後正是日本轉向文學的鼎盛期,當時旅居東京的張文環顯然受此風潮影響,但是〈父の顏〉或〈父の要求〉是否可稱為轉向文學,學界尚有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