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呂赫若著。原載於1944年5月《台灣文藝》創刊號。初收於1991年2月《呂赫若集》。故事敘述寶連原本在東京學習音樂,並矢志成為臺灣的崔承喜,父親是個擁有相當大印刷廠與製茶廠的實業家。後來因父親猝逝,為了照顧弟妹們長大成人,決定暫時先休學而到山上去種田生活。剛開始時,寶連對於這樣的抉擇不免充滿悲傷與難過,但等到在山上真正溶入大自然生活一段時間後,卻發現這樣的生活才是符合生活本質的方式,反而認為之前的悲傷與難過是多餘的。而這樣一位原本應屬於小布爾喬亞的音樂家,卻因為父親的突然過世,而在選擇繼續留在東京學習並非不可能的情況下,竟毅然地放棄東京藝術生活,而寧願帶著弟妹搬往山上勞動生活,其小說人物前後形像的逆轉,不可謂不大。且一般而言,這些遠度重洋到日本內地接受新式教育洗禮的新知識分子們,在返回本島後,普遍都有「適應不良」的症候,這當然是因為他們接受了現代化洗禮之後,而對「鄉間土臭」有所鄙視之故;然而在寶連身上,非但沒有類似的掙扎,反而不久之後,田園生活隨即掩蓋了藝術志願受挫的悲痛,極力地歌詠增產,並自詡為「生產戰士」,而耽溺於大自然之美。寶連這樣一位「圓形人物」,其否定先前的自己與〈清秋〉中耀勳如出一轍,在決戰體制下,成為繼男性後而被動員的新時代女性;此亦符合日據末期皇民化運動殖民政府對女性的重視乃是要達到:「訓練年輕未婚女青年,使她們成為篤信官方意識形態的中堅分子,並進而推行官方政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