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龍應台(1952.3.30~ )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家撰寫者:林麗娟

雜文家、散文家、小說家、評論家。筆名胡美麗,多用原名發表。湖南衡山人,生於高雄茄萣。1974年畢業於成功大學外文系,1982年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系博士班學位,隔年返臺至中央大學英文系客座副教授。返國約一年,龍氏有感於文學界溫柔敦厚的評論風氣有礙文學的發展,決定以不裹糖衣、少用專業術語的文字在《新書月刊》寫下十多篇小說評論,結集成《龍應台評小說》一書,一時震盪文壇。本著知識分子的道德勇氣和社會良知,龍氏對臺灣社會許多習而不察的現象更是無法緘默。1984年11月,龍應台以雜文〈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投稿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引發讀者的熱烈共鳴,《中國時報》於是開闢「野火集」專欄,由於內容切中台灣時弊,加上文章節奏明快、用詞鮮活犀利,引起讀者熱烈迴響,然而,因「野火集」的題材益加涉及政治敏感,為時約一年的專欄終至停刊。1985年《野火集》出版成書,一上市即轟動熱賣,至1996年5月已出版了163刷,風行海內外,被稱之為「野火現象」或「龍捲風」。1986年8月,龍氏偕同德籍夫婿旅居瑞士、返回德國寓居,龍氏眼見蘇聯、東歐權威體制的崩解與重建,並親身觀察東、西德的統一,故散文寫作的視角變得更加寬廣和多元,代表作品有:《人在歐洲》、《寫給台灣的信》。40歲(1991)以後,龍氏重新閱讀中國文學和歷史典籍,試著從中探索文化和歷史反思的議題,代表作品有:《看世紀末向你走來》、《乾杯吧!托瑪斯曼》、《我的不安》、《百年思索》,另有小說集《在海德堡墜入情網》等。龍氏的文章以散文見長,尤以知性感性兼具的雜文更為讀者喜愛。她的作品除了在臺灣發表,也發表在大陸、香港以及幾個歐洲的報章媒體上,是臺灣文壇少見的國際型散文家。1999年,龍氏接受臺北市市長馬英九之邀,返臺出任北市首位文化局局長,寫作暫時停止,2002年卸任,龍氏又再度執筆,以文化的廣角來探討臺灣文化表裡的各種現象。

瀏覽人次: 170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