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編輯、出版人。筆名丁玉、丁田等。江蘇鹽城人。自學達成高等考試及格。1950年隨軍來臺,1951年以筆名丁玉在《中華日報》發表短篇小說處女作〈希望〉,參加中國文藝協會小說班研習。1956年離開軍職,旋任汐止國中教務主任,持續創作,在夏濟安主編《文學雜誌》發表〈小飯店的故事〉、〈放鳥記〉後,陸續在各報刊包括《現代文學》發表作品。1963年,在香港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解凍的時候》,1971年應聘任《中華日報‧副刊》主編,共出版《雨夜的月亮》、《沒有觀眾的舞台》、《女生宿舍》等長短篇小說11部,以及《蔡文甫自選集》。主編《中華日報‧副刊》21年1個月,兩度獲新聞局副刊編輯金鼎獎。除積極向海內外名家邀稿外,更邀約本地作家鍾肇政等撰寫有關臺灣本土的作品。為使副刊走入家庭,廣邀名家及各界人士撰寫與廣大讀者生活有關的專欄如「書與我」、「我的另一半」等,並結集成書。1987年,梁實秋去世,與余光中策劃「梁實秋文學獎」,獎項以散文及翻譯為主,紀念梁實秋先生在這兩大領域的貢獻。1978年創辦九歌出版社,出版海內外老中青作品,有名家也有新人,並向下紮根出版少年兒童文學作品。1982開始出版「年度散文選」,1999接辦「年度小說選」,2004更首創「年度童話選」。而《台灣文學二十年集1978-1998》,《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一、二集,則是有系統地整理台灣當代重要文學創作。1987接辦健行文化事業,2000年成立天培文化,1992成立九歌文教基金會,及門市九歌文學書屋,構築成「九歌文化事業」,2001完成個人自傳《天生的凡夫俗子》,並於次年獲頒中山文藝獎傳記文學類,2005年獲頒金鼎獎特別獎。蔡氏一生橫跨創作、編輯及出版,小說方面以刻畫人性衝突為主,鋪寫人生的橫切面,短篇小說力求觀點一致,長篇代表作《雨夜的月亮》更以時空交錯或主客觀鋪陳的場景,寫一夜之間發生的故事,成為當代小說「現代派」重要作品。他因編輯工作中斷小說創作,卻成為當代文學的重要推手,展現文化人承先啟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