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人。字仲為,一字芑川,福建侯官人。道光29年(1849)調任台灣府訓導,咸豐2年(1852)創作《海音詩》,對清代中期臺灣的社會文化有深刻的描寫,《觀海集》則是他在臺灣的詩作隨筆。透過《觀海集》表達懷鄉的情思,即使是送別友人或是與哀悼故人仍充滿許多無奈與辛酸,但在臺的第3、4年已逐漸能調適自己的心靈,並且發現臺灣風土之美,甚至發出讚嘆:「郎家唐山天,無此好明月。」早期感嘆「鄉語侏漓聽不得」,但經過學習之後,他已能直接與本地人溝通,那份生疏感減低之後,自然有助於自我心靈的調適,將日常所聽到的口語寫入作品,更加深化采風的效果。不再怨嘆仕途的無常,不願生命留白,努力搜集文獻資料,結合在臺的所見所聞,創作《海音詩》,留下擲地有聲的風土文獻;由《觀海集》可以看到力求上游的可貴精神,讓人了解在那紛亂的時局,他不隨波逐流,不論是有形的文獻采風,或是無形的奮鬥精神,他的諸種努力已為後人留下很好的風範。這是上承郁永河《裨海紀游》、孫元衡《赤嵌集》、夏之芳《台灣雜詠》、張湄《瀛壖百詠》、朱士玠《瀛涯漁唱》以來實事求是的采風傳統,並且延續這種積極入世的精神,對咸豐光緒時期的臺灣鄉土采風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