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劉吶鷗(1905.9.22~1940.9.4)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家撰寫者:薛建蓉

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臺南柳營人。原名劉燦波。年少家境優渥,1912年4月至1918年3月讀鹽水港公學校,1918年4月至1920年3月於臺南長老教會中學就讀,1920年4月時到日本東京青山學院中等部就讀三、四年級,1922年4月考取高等部英文科,於1926年3月21歲時畢業。同年秋到上海插班就讀於震旦大學法文特別班。24歲時在上海創辦第一線書局並發行《無軌列車》,走入上海的文藝圈,27歲接觸電影藝術,31歲完成劇本《永遠的微笑》,並進入上海影壇當導演,活躍於上海的文壇、影壇,備受矚目。曾與黃朝琴、沈榮、劉櫻津、林澄水、井上龍友、夏目氏等人為友。最後接任汪精衛政府籌辦的「國民新聞社」社長後,於1940年9月4日午宴後,在上海四馬路京華酒家樓梯口被刺殺。劉氏的創作涵蓋雜文隨筆、評論、翻譯和電影劇本,作品類型頗豐。重要著作有短篇小說集《都市風景線》,評論集《色情文化》、《藝術社會學》和電影劇本《永遠的微笑》等;其他小說創作、翻譯作品、評論則散見期刊,如《現代》、《文藝畫報》、《無軌列車》、《新文藝》;電影評論均散見《電影周報》和《現代電影》。目前劉氏全部作品皆收錄在2001年3月由台南縣文化局出版的《劉吶鷗全集》中,共六冊。縱觀劉吶鷗的一生,被視為「三分之一台灣人,三分之一上海人,三分之一日本人」的他,藉由其行事風格可見其獨特的性格。就現代小說與電影領域而言,劉氏表現出具有挑戰意識和前衛的實驗精神,他自日本轉介發源於法國的「新感覺派」到上海,而該派特色是以「相當突出的頹廢、悲觀乃至絕望、色情的傾向」著稱,故不見容於當時暢行寫實作風的藝術界。另外,他認為電影的本質是戲劇,儘管表現的手法不同,但是應該保留著本質,這種「軟性電影」的論調也與當時將電影視為教育工具的主張迥異,在當時曾引發過一場論戰。無論在電影界或是文藝界,劉氏在其作品及行事風格中皆展現出宏觀的視野,並透過譯介的方式將國外藝術理論帶進文壇,是個在三○、四○年代重要的藝術家。

瀏覽人次: 1168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