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人、史學家。字雲崧,號甌北,江蘇武進人。工詩。乾隆26年(1761)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後出任縣令。曾奉調至雲南參與緬甸之役;擢守廣州,擢升貴西兵備道。38年(1773)辭官歸里,此後大抵在家鄉隱居著述。52年(1813)應總督李侍堯之請,來臺協助平林爽文之亂。識見超絕,獻策克敵,事平,堅不受封賞。在臺期間,有詩作數首,或記天候,或載戰事。如〈諸羅守城歌〉:「孤軍力支重圍中,草根樹皮枯腸充。翾飛鳥雀不敢下,恐被羅取為朝饔。裹瘡忍飢猶折衝,壯膽寧煩蜜翁翁。百步以外不搖扼,待其十步方交鋒。一炮打成血胡同,尺腿寸臂飛滿空。戈頭日落更夜戰,萬枝炬火連天紅。」復擅長史學,其〈平定台灣述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九秩):「台灣自古不隸中國。《獻通考》:『泉州之東,有島曰澎湖,澎湖旁有毗舍耶國』,蓋即是也。」後居廈島之涵園,再徙玉屏書院,幾一年。暇時躡屐山巖間,流連觴詠,賦詩而歸。與袁枚、蔣士銓並稱「乾隆三大家」。蔣士銓稱其詩「奇恣瑰麗,不可逼視。」著有《甌北全集》。其中詩歌以編排體例不同而分別成《甌北集》和《甌北詩鈔》,前者編年,後者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