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不詳。古典文人。字笠山。山東淄川人。清乾隆46年(1781),以增貢生筮仕閩南。乾隆58年(1793),奉檄調臺;歷台灣典史(兼攝羅漢門巡檢)、府經歷,數任彰化、南投縣丞,中曾一度署新莊。著有《臺陽筆記》,不分卷,僅有短文14篇(內為記者九、為論者四、為說者一)、五言絕句8首、外附閩海見錄14則;其書著於清乾隆46年、清乾隆58年春奉檄調臺,嘉慶10年(1805)解組歸里,《臺陽筆記》即其在臺13年之際所作。其篇目依次為「全臺論」、「粵莊義民記」、「嘉義縣火山記」、「生番歸化記」、「聚芳園記」、「聚芳園八景」(絕句八首)、「濁水記」、「倭硫磺花記」、「漳泉義民論」、「番錢說」、「玉山記」、「蛤仔爛記」、「鴉片煙論」、「弭盜論」、「珊瑚樹記」。外附「閩海聞見錄」14則,亦多關臺灣風物。其散文精要,筆觸清靈,論者謂其文學特點有四:一、景物合一,融入天成;二、傳說與事實夾雜,有引人入勝之綺思;三、以平穩筆調傳述美景四、論文雜以議說,說理鮮明。大體言之,翟灝有清宦遊文人餘風,公餘之外,行悠遊山水之閒情,雅趣有致、佳文不輟,惟主觀之文思過多,於論說散文不免有偏頗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