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廖清秀(1927.5.1~ )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家撰寫者:黃怡菁

小說家、翻譯。臺北汐止人。1945年被征為日本海軍,八個月後回到臺灣。戰後即開始學習國語文,1947年普考及格,隔年調至氣象局服務直至退休。1950年錄取由中國文藝協會開辦的第一屆小說研究班,並於小說班上課期間完成畢業小說《恩仇血淚記》,因此機緣認識許多當時國民黨的官方文藝提倡者,如趙友培、陳紀瀅、張道藩等。1952年《恩仇血淚記》因趙友培的修改意見第三次重寫後,獲得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長篇小說獎,此乃臺籍作家五○年代獲官方文藝獎項的首例,同年並考上高考。1957年參與鍾肇政主編之《文友通訊》,進而結識鍾理和、鍾肇政、李榮春、施翠峰等文友。除了小說創作外,在氣象局工作之餘,著手翻譯菊池寬、川端康成等人的作品,並於1976年翻譯張文環的日文小說《滾地郎》。此外,廖清秀也改寫不少兒童文學的作品,如〈三隻小豬〉、《金銀島》等世界兒童文學名著,作品頗豐。其他重要著作有長篇小說《第一代》、《不屈服者》、《反骨》等,前衛出版社出版的《台灣文學作家全集——廖清秀集》收錄不少廖清秀其餘的短篇作品,是廖清秀創作40年來作品的精要成果。廖清秀寫作的題材涉獵社會各層面,不外是人與人之間因各種意念滋生糾葛的人間故事,有意透過人世間命運的無常,化解若干無謂的迷惑。得獎作品《恩仇血淚記》乃是依據日治經驗創作,在五○年代反共小說充斥的氛圍下獨樹一幟。四十餘年來創作不輟,是日治以來重要的臺籍作家。

瀏覽人次: 202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