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楊守愚(1905.3.9~1959.4.6)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家撰寫者:嚴小實

小說家、詩人。原名楊松茂,筆名有守愚、村老、Y生等。彰化市人。楊氏於1911年進入私塾學習漢文,一直到1922年為止,長達11年的時間,不僅打下深厚的漢文根柢,也因此走上私塾教師一途,戰後(1945年),繼續在省立彰化職業學校擔任國文、歷史教師。楊守愚對臺灣社會運動與文學運動都相當關心,1925年加入新劇團體鼎新社,1927年因參與主張無政府主義思想臺灣黑色青年聯盟活動,遭拘役17天。1925年楊守愚加入賴和、陳虛谷組成的詩人組織流連索思俱樂部,戰後與他們共組舊詩團體應社。楊守愚與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是同鄉也是至友,賴和對他提攜有加,1929年楊守愚第一篇發表在《台灣民報》的小說〈獵兔〉,就是在賴和指導與鼓勵下完成與問世的,賴和在主持《台灣民報》「學藝欄」期間,因醫務繁忙,有時請楊守愚代勞編務,每當稿件不足,楊守愚就隨即趕寫一篇補上,從此創作不斷,逐漸在臺灣新文學界展露頭角。1934年楊守愚加入張深切、賴明弘等人籌組的台灣文藝聯盟,1935年底楊逵另組台灣新文學社,發行中、日文合刊的《台灣新文學》,邀請賴和擔任中文欄主編,賴和又挽出楊守愚幫忙編務,為當時凋蔽的漢文陣投注心力。楊守愚的創作涵蓋小說、新詩、傳統詩,隨筆和劇作。重要著作有小說〈獵兔〉、〈顛倒死(?)〉、〈一群失業的人〉、〈侖辨〉、〈過年〉、〈比特先生〉、〈阿榮〉等,新詩有〈我不忍〉、〈困苦和快樂〉、〈頑強的皮球〉、〈拜月娘〉、〈女性悲曲〉,以及戰後寫的〈同樣是一個太陽〉等,是日治時期中文作品產量最多的作家。楊守愚有深厚的中文素養,作品大多以純粹中文表達,有時亦夾雜閩南語與日語,語言風貌獨樹一格,內容取材廣泛,有刻畫日本警察、地主、資本家橫暴掠奪的醜態,有關懷農工、女性、無產階級被欺壓、剝削之苦,具有反抗強權、同情弱勢的人道主義精神。

瀏覽人次: 336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