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陳黎(1954.10.3~ )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家撰寫者:楊佳嫻

詩人、翻譯家。原名陳膺文,花蓮人。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曾獲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為一多產之作家,著有詩集《廟前》、《動物搖籃曲》、《小丑畢費的戀歌》、《親密書》、《家庭之旅》、《小宇宙》、《島嶼邊緣》、《給時間的明信片》、《貓對鏡》、《陳黎詩選:1973-2000》,散文集《詠嘆調》、《彩虹的聲音》、《人間戀歌》、《晴天書》、《立立狂想曲》、《陳黎散文選:1983-2000》,音樂評論集《永恆的草莓園》,以及拉美、英美等地詩作譯著十餘種,其中以翻譯聶魯達最為著名。余光中曾析論陳黎詩作,認為他善於援用西方詩藝來處理台灣的主題,包括英美和拉美詩歌,這也與他的翻譯事業息息相關。事實上,陳黎吸取技巧,也包括了中國古典文學,如〈更漏子〉、〈春宿杜府〉等。而早從第一本詩集《廟前》開始,陳黎依戀花蓮,感受風土人情,在在體現筆下,或成為詩作中寄寓傾心的潛在對象,如〈蘇花路上〉、〈海岸教室〉、〈太魯閣˙一九八九〉、〈斷崖上的母親〉等詩;以此出發,提升、辨明本土精神與位置的,則產生出〈蔥〉、〈牛〉、〈台灣風〉、〈紀念照〉等詩,往往藉著虛幻中國與現實臺灣製造張力,表明成長的歸屬。同時,陳黎也曾熱衷圖像詩實驗,掙脫大多數圖像詩在圖像和意蘊上過分明顯的對應,而藉著出奇的形式,留下寬闊解讀空間,其中以〈戰爭交響曲〉、〈為懷舊的虛無主義者而設的販賣機〉最為人所知。另外,可能由於擔任國中教師的緣故,以詩人之眼看待孩子的成長,往往有活潑的期待,因此隱含著對教育制度僵化的不滿,如〈罰站—給中國少年〉、〈新生〉等詩。在意象的處理上,陳黎往往能以新鮮的比喻、跌宕的聲響,使人印象深刻,且大量取用古典,以及具有異國風情或鄉土意義的物件,不避熟語或陌生,也不憚土俗,如〈冥王星書坊〉:「古銅的宮女各居其位,用裼裸的肩胛鑑照憂鬱/被髮左衽的妃子們在階梯的下沿/擁著辭書,順序入眠於深奧的目錄學裡」;〈蔥〉:「我用台語向賣菜的歐巴桑說/『甲你買蔥仔!』/她遞給我一把泥味猶在的蔥/我回家,聽到菜籃裡的荷蘭豆/用客家話跟母親說蔥買回來了」,都是相當明顯的例子。廣泛的取闢與用典,多變的語言效果,乃是造成陳黎詩作總是能開闢新局面的重要因素。

瀏覽人次: 361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