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高拱乾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家撰寫者:江寶釵

生卒年不詳。古典詩人。字九臨。陜西榆林衛人。廕生(《泉州府恚》作「監生」)。康熙30年(1691),臺廈道缺,清帝國以拱乾有識略,了解沿海地形,督、撫兩院會荐。疏三上,破例擢任。康熙31年(1692年),拱乾抵達臺灣。由於臺灣臺灣官治任期較短,所謂「三年官,兩年滿」,以致人人把到臺灣任職視為升官或發財的捷徑,幾乎到無賄不成官的地步,而拱乾於吏治的整頓,不遺餘力。臺灣實施班兵制,兵眾橫行,往往與百姓衝突,拱乾特別用心於兵民之輯和。此外,由於到臺灣定居的移民,很多是無父無母無妻無兒的「羅漢腳」,目不識丁,動輒械鬥,風俗狠勇涼薄,拱乾遂致力於推行教化,敦崇風俗,繼續季麒光的遺志,1691年(康熙30年)完成《臺灣府志》的纂修。康熙35年(1696)任滿,調陞浙江按察使。高氏在臺所作詩多佚失不見,可見者僅有詠臺灣八景詩8首,連雅堂《臺灣詩乘》認為高氏是「臺灣八景」詩中最早的書寫者。八景包括,安平晚渡、沙崑漁火、鹿耳春潮、雞籠積雪、東溟曉日、西嶼落霞、澄臺觀海、裴亭聽濤,這種承襲中國畫作「平遠山水」的遊觀美學,鋪陳以典雅厚重的風格,開啟了臺灣地理詩學,影響深遠。

瀏覽人次: 332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