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人。字伯楨,號樹人,自稱斯未信齋主人,諡清惠。江蘇通州人。嘉慶25年(1820)進士。道光28年(1848)4月出任分巡台灣道,倡防夷之策,立紳民公約,防止英人登岸貿易,並整頓綠營軍紀,議改澎湖募兵制,變通船政,開放水沙連6社原住民內附之禁令,咸豐3年(1853)平定鳳山林恭事件,4年(1854)升任福建按察使,同治元年(1862)4月升任福建巡撫,對彰化戴潮春事件緊急應變得宜,事件始平,死後祀於福建名宦祠。徐宗幹關於臺灣的作品以文為主,有《渡海前記》1卷、《渡海後記》1卷、《斯未信齋文編》4卷、《斯未信齋雜錄》6卷等,前2本無刊行本,僅見於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後2本是徐宗幹《斯未信齋文集》的選編,由台灣文獻會選錄百餘篇與臺灣相關的軍書、官牘、藝文、隨筆、日記之作,彙編而成。徐宗幹的文章內容涉及台灣兵備、海防、刑獄、教育、民生等重要議題,兼有議論與敘事的特點,可藉此了解徐宗幹治臺理念、政績,及其對臺灣問題的深刻體察與精闢見解,於清代中期臺灣論說文具有個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