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人、政治運動家。原名大椿,號灌園。臺中人,傳統漢學教育出身。為臺灣著名家族霧峰林家的代表人物,也是日治時期臺灣民族運動的重要領導者,曾任臺灣文化協會總理。其一生主要活動場域,除政治運動外,對頗富盛名的詩社「櫟社」的支持更是不餘遺力。舉凡「櫟社二十年題名碑」的落成、《櫟社第一集》、《櫟社第二集》、《櫟社沿革志略》以及櫟社創始人林朝崧詩集《無悶草堂詩存》的出版,獻堂都是最主要的推動者。1941~1942年間,櫟社第一代成員凋零殆盡,基於對漢族文化行將滅絕的憂心,他與社長傅錫祺共同致力於吸收第二代成員加盟,並倡組「漢詩習作會」。戰後時局的動盪,從二二八事件爆發到國共內戰,使獻堂大受打擊,1949年9月由於對政情失望,他以養病為由,自我放逐於日本,直到1956年9月去世後始歸葬家鄉。獻堂重要著作,生前曾有《環球遊記》連載於《台灣新民報》,至於其古典詩,原始版本係葉榮鐘編輯《林獻堂先生紀念集》時,蒐集獻堂生前出版的《海上唱和集》、《東遊吟草》及其他佚詩而成,目前經龍文出版社複印並改名為《灌園詩集》,收入「台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一輯。其詩風質樸內斂,寫於戰後的晚年詩作則轉為幽咽悲涼,反映當時臺灣人對時代的沉鬱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