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小說家。原名黃燕德,1995年改名黃林雙不,筆名碧竹、林雙不等。雲林人。1976年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曾任大專、高中教職。九○年代前後辭去教職,從事社會運動;2001年出任屏東縣教育局長。13歲起即以「碧竹」為筆名,發表抒情的詩、散文、小說,甚為暢銷。1980年因美麗島事件引發的「林義雄家人命案」所帶來的衝擊,更改筆名為「林雙不」(「雙不」典出陶淵明詩:「縱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懼」),作品風格丕變,全力經營極富批判色彩之寫實小說,尤其在政治力介入校園方面的題材,批判力道十足。1985夏應北美臺灣文學研究會之邀第一次訪美,參加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召開的年會,並周遊紐約、芝加哥等地。1988年前後,暫停小說創作,投身政治及社會改革運動、發表街頭演說、籌組社團等。後透過訪談,將海外從事臺獨運動的小人物故事,寫成《安安靜靜台灣人》系列小說6本,於2000年出版。曾獲文復會金筆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聯合報》小說獎、吳濁流文學獎、賴和文學獎。早期的作品有《雪峰半月》、《江東去十六篇》、《最初的舞台》、《鋼盔書簡》等;以「林雙不」為筆名的小說作品有《筍農林金樹》、《大學女生莊南安》、《小喇叭手》、《決戰星期五》、《大佛無戀》等;編選有《改變中學生的書》、《1987台灣小說選》、《二二八台灣小說選》等。從抒情感性的「碧竹」,轉變而為控訴社會不公不義的「林雙不」,其文學生涯的轉折,反映出解嚴前後由禁忌到多元的社會變化及美麗島事件對八○年代政治文學風潮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