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評論家、詩人。原名林海成。臺中豐原人。公學校畢業,曾入漢書房修習漢文。後來通過豐原大眾書局加入新文協、演劇研究社的活動,從而展開電影辯士與文學活動的生涯。1933年9月,針對何春喜(筆名貂山子)重新提起的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林氏率先於《台灣新民報》上發表〈對「建設台灣鄉土文學的形式的芻議」的異議〉,反對何春喜所提倡以拼音字母取代漢字說,主張中國白話文。與論爭的進行同時展開,林氏的首篇小說〈最後的喊聲〉在《台灣新民報》連載。同年,他也擔任《新高新報》特約記者,撰寫如〈新高論說——就蓄妾制度講幾句〉之評論。1934年5月6日,與張深切、賴明弘共同於臺中發起第一回全島文藝大會,成立台灣文藝聯盟,發行《台灣文藝》。隔年,台灣文藝聯盟分裂,林氏參加楊逵所籌組的台灣新文學社。1937年戰爭發生後,似乎就不再創作新文學作品。1945年戰爭結束,棄文從商,唯一與戰前文化活動的繫連可能是參加臺灣影業公司臺語片〈愛情十字路〉的製作。林氏的創作類型豐富,涵括小說、詩、童話、民間文學、評論。重要小說除了前述〈最後的喊聲〉以外,尚有〈最後的遺囑〉、〈嫁過後的處女〉、〈油瓶的媽々〉、〈到城市去〉、〈無題〉、〈月下情話〉、〈好年光〉、〈紅蘿蔔〉等。林氏嘗自言:「希望通過小說,進行舊制度的改革,以及民族意識的昂揚。」他的作品,大致圍繞著此問題核心。值得一提的是,〈紅蘿蔔〉寫同志的出賣與背信,表現了1930年代臺灣社會運動分裂的境況與人性的黑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