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人。因生於北平(古「燕京」)取名「燕生」,幼年時隨父吳子瑜研讀詩書,肄業於北平中國大學,課餘拜於法國教師門下,學習曲、畫。後隨父返臺,鑽研齊白石金石譜,工金石之作。王建竹謂其:「師事了庵王石鵬習詩詞。」了庵先生主張作詩切勿落入俗套,軟或白都可以,切忌抄襲落俗。認為作詩首須熟讀唐詩,但熟讀後須能脫胎換骨,始能獨具風味。燕生戰前、戰後屢次在全國詩人大會比賽中獨佔鰲頭。吳子瑜於〈戊寅除夕書懷時在平壤途中〉詩:「祖遺屋宇堪遮雨,女解經書亦紹裘。」〈長女燕生志在中國詩以勗之〉:「掌珠女勝兒豚犬,不愧延陵舊世家。」足見燕生之才情。1976年她參與在美國舉行的第三屆世界詩人大會,她以傳統詩人角色推派參加此一盛會,並獲大會頒獎。她所攜帶的600餘冊由何世臣教授譯為英文的中英文對照詩集,於會中吟詠後,與會各國代表一致讚賞,所有詩集被索一空。會中她亦發表詩作:「此日瑤章頌白宮,自南自北自西東。乘風我亦臨高會,欲展花箋詠大同。」「東西吟侶集巴城,盛會三回共世賡。四海珠璣聯雅韻,五洲鷗鷺締新盟。衣冠異樣通聲氣,文化交流辨濁清。詩教宏揚肩任重,筆鋒同舉滅秦嬴。」父過世後,她守在吳家花園中,足不出戶,以詩詞、金石書畫自娛,並研習口琴、鋼琴等樂器。當時文壇白話文及新詩已是時尚,傳統詩逐漸沒落,然仍苦撐局面,繼續維持吳家花園東山別墅的吟會風雅。時人詩以讚之:「能讀父書猶有琰,舊時風雅未消沉。」1973年時廬墩吟社假吳家花園舉行「台中縣丑年全縣詩人聯吟大會」,與會者共百餘人,可謂盛況空前。1976年因癌症病逝於臺北中心診所,葬於冬瓜山下的祖塋中。只留下幾卷作品,以及最後親筆撰書的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