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社會運動者、文史研究者。筆名王錦江。臺北市萬華人。1915上私塾初讀,受教於前清秀才王采甫。10歲時入學臺灣總督府老松公學校。公學校畢業後並未繼續升學,與同學自組「勵學會」,潛修苦學。1927年因參與無政府組織「台灣黑色青年聯盟」被補入獄;1931年因涉及「台灣勞動互助社事件」,再度入獄;同年加入日人平山勳等人創辦的台灣文藝作家協會。1934年加入郭秋生、廖毓文等人創辦的臺灣文藝協會。1937年8月至1938年5月,代編過楊逵創編的《台灣新文學》,其戰前文學作品都發表於此時。1937年七七事變後,遠赴上海在日軍宣撫班工作,未到半載即束裝返臺。次年再度被調往廣州,擔任廣州迅報社編輯。日本戰敗後次年返臺,先後擔任《民報》編輯、《和平日報》兼任主筆、臺北市文獻委員及《台灣風物》主編、臺灣通訊社編輯主任、《學友》主編等職。1961年轉任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組長,纂修《台灣省通誌》,1973年退休。1982年獲國家文藝獎,1984年獲得第二屆「台美基金會人文科學獎」,同年去世於台北馬偕醫院。王詩琅的著作眾多,1978年出版《日本殖民體制下的台灣》。1979年,張良澤編《王詩琅全集》,共11卷,由德馨室刊行。1986年11月,張炎憲、翁佳音合編《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係全集之補遺。1988年5月,《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在其死後四年出版。王詩琅於戰前發表的小說有〈夜雨〉、〈沒落〉、〈十字路〉、〈青春〉及〈老婊頭〉諸篇,張恆豪認為他是「以市鎮智識分子的觀點,來省察三○年代台灣的社會運動、工人問題及島民性格。」而戰後發表的〈沙基路上的永別〉,則是以大陸廣州經驗為體材的作品。詩作部分僅有〈沙漠上的旅人們〉及〈蜂〉二首,均於戰前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