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王昶雄(1916.2.15~2000.1.1)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家撰寫者:許俊雅

小說家、散文家。本名王榮生。臺北淡水人。淡水公學校、臺灣商工學校、日本郁文館中學、日本大學專門部齒科畢業。在日本求學時即積極參加文學活動,加入《青鳥雜誌》、《文藝草紙》季刊爲同仁,並在《台灣新民報》發表作品。1942年返台,參與《台灣文學》編務。其作品散見於《台灣文學》、《文藝台灣》、《台灣日日新報》,小說有〈淡水河的漣漪〉、〈梨園之秋〉、〈鏡〉、〈奔流〉等,為日治末期頭角崢嶸的文學人物。戰後執業牙醫,雖曾暫停文學活動,然很快即克服語文轉換的困境,在五○年代即有譯文、創作發表,後來又寫了為數不少的新詩、隨筆、臺語歌詞。以中文重現文壇後,其文學風格轉而著重抒情言志,所寫以散文為多,為戰前作家中散文藝術成就最高的一位。1980年,王氏以散文〈人生是一幅七色的畫〉,震驚文壇,文筆流暢,情思並茂。由他作詞、呂泉生譜曲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優美抒情,悅耳感人,風行全島,歷久不衰。1950年代,他移居臺北市中山北路行醫,但仍時常回到淡水行走,在詩文歌詞中不時描寫淡水,淡水是他永恆的故鄉。在詩歌中,他經常歌詠童年和鄉景,抒發他的鄉愁和青春年華逝去的惆悵,也對日益遭受污染的淡水河充滿憂心憤慨。他天性爽朗豁達,談笑風生,雅好杯中物,人稱「少年大仔」。作品特質一如他自己所說的:「文學的真正任務是體現人生,啟發人生。」其小說則帶有社會寫實及省思批判,尤其〈奔流〉一作,深刻傳達皇民化時期被殖民者受迫害的心靈,引起戰前戰後各方學者熱烈的討論。結集作品有散文集《驛站風情》、《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等書及小說《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

瀏覽人次: 381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