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賴和(1894~1943)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家撰寫者:陳建忠

古典詩人、小說家、編輯。原名賴河,筆名有懶雲、甫三、灰等十餘個。彰化人。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少從小逸堂黃倬其(黃漢)先生習漢文,奠定其深厚的漢文基礎。1918年2月渡海至廈門鼓浪嶼租界的博愛醫院服務,至1919年7月返臺。1921年2月參加了林獻堂等人發起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並於10月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其間因「治警事件」入獄。1926年起即開始主持《台灣民報》文藝欄,拔擢許多文藝新人,例如楊逵的〈新聞配達伕〉,便是由賴和經手刊於《台灣新民報》。其後亦曾參與《南音》、《台灣文藝》、《台灣新文學》刊物的編務,是重要的文學編輯。賴和在青年時實以漢詩成名,迨參與新文學運動後,1925年8月發表第一篇隨筆〈無題〉與〈答覆台灣民報特設五問〉;同年12月發表第一首新詩〈覺悟下的犧牲〉。1926年1月則發表第一篇小說〈鬥鬧熱〉;同年2月發表小說〈一桿「稱仔」〉。同時並以〈讀台日紙的「新舊文學之比較」〉、〈謹復某老先生〉等文章加入新舊文學論戰,可謂在各種文類中都有相當重要的開創性地位。作為一個由漢詩人出發,後來成為臺灣新文學的拓荒者與奠基者,賴和的文學與思想在臺灣文學史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在抵抗殖民文化侵略與新舊文學交替過程中,賴和漢詩具有的反殖民與文化認同作用,及他用新思想入詩的特點為古典漢詩帶來典範的更迭,是賴和漢詩在臺灣文學史上較重要的意義。此外,賴和參與建立了「正格的」「現代小說」的形式,這一文學的「現代性」意義就是新文學傳統的建立;同時在語言上對臺灣「白話」文學傳統的建立亦有重要意義,因為賴和堅持以白話漢字書寫作為抗拒日文的反殖民意圖外,更重要的是,他從中國白話文到臺灣白話文的轉變歷程,不僅以作品完成文學革命的事實,更使普羅群眾的語言能以主人的姿態,而非菁英代言的形式躍上歷史的發言臺。最後,賴和文學也顯示他在台灣「反殖民」文學傳統的起源與建立上的重要地位,賴和文學的反殖民思想主要呈現在「種族主義批判」、「法律與警察暴力批判」與「殖民教育批判」;而賴和從立基於臺灣本土建構據以反殖民的思想體系時,可以看到他接引啟蒙主義的思想外,也提出以追求文化主體性的本土主義抵抗殖民,以及由臺灣歷史與政治運動發展的現實啟示傾向於左翼思想。總之,賴和文學無疑是架構在這種反殖民、啟蒙主義、本土主義與左翼思想之間相互交織、作用的思想體系之下的「反逆文學」。王詩琅的〈賴懶雲論〉說:「事實上,台灣的新文學能有今日之隆盛,賴懶雲的貢獻很大。說他是培育了台灣新文學的父親或母親,恐怕更為恰當」,其實這正是歷來稱賴和為「台灣新文學之父」的由來,亦可以看出賴和在日治時期文壇即已深受推崇的事實。

瀏覽人次: 1177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