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張漢(1888.7.13~1941.1.29)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家撰寫者:黃美娥

古典詩人。名津梁,官章陳熙,字濤,又字純甫,號興漢﹙有時單書「漢」﹚,又號筑客、寄民、老鈍……等。新竹人。先祖為新竹有名郊商,資產頗豐。曾祖父首芳、祖父輝耀暨曾祖母陳順,旌表孝友、孝婦,令譽傳頌當時。父金聲,喜讀書,擅經史,通百家,為清附貢生,曾掌教明志書院。1895年,乙未變革,隨父避難福建,二年後返台。1901年家遭回祿,商行付之一炬,自此家道中落。1907年,隻身赴北,任職稻江乾元藥行記帳。1919年受聘於基隆顏雲年之義和商行。1926年前後棄商就儒,講學稻江,名其樓曰「守墨」。1931年初於永樂町開一書肆,店名「興漢」;同年底,舉家遷回新竹,講學授課之餘,續營興漢書店,並數次進出大陸,收購書籍、字畫以求販售。1933年購屋新竹後車路,取名「堅白屋」,以昭志節,更題署「三孝人家」匾於廳門,藉揚家風。張漢幼承家學,五歲讀書,八歲隨鄉人張息六學詩。大正初年以竹社社員身分出入北台詩壇,1915年與林湘沅、黃春潮、李鷺村、吳夢周等,創立「研社」﹙1917年改組為「星社」﹚,倡導詩學。後再入瀛社,積極參與詩社活動,不僅於詩會中掄元而歸,且屢膺詞宗,與臺南洪鐵濤一南一北相頡頏,被譽為最活躍之二大擊缽健將;1919年臺灣文社成立,張漢受聘為評議員。1924年2月4日與星社及潛社同人共同發行《臺灣詩報》(1925年4月以後停刊),以維繫漢學命脈,補衰起弊為志。1930年指導松社成立漢詩研究會,1935年應門人所請成立「柏社」,對於漢詩之教學,不遺餘力。畢生詩文著述頗豐,尤其重視儒學,戮力宣揚孔教,時有「北台大儒」之稱,作品多半發表於《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文藝叢誌》、《臺灣詩報》、《詩報》……等。晚年整理舊著,計得《守墨樓吟稿》、《守墨樓文稿》、《守墨樓課題詩稿》、《堅白屋課題詩稿》、《非墨十說》、《是左十說》、《漢族姓氏考》、《古今人物彙考》、《古陶漁村人四時閒話》、《守墨樓聯稿》、《陶村燈謎》、《陶村隨筆》等20餘種,1998年新竹市文化中心據此編輯出版《張純甫全集》六冊。其詩,黃春潮以為「君詩由清而進於宋,由浮響而變為寫實;為閩派;為鄉土文學;而終為守墨樓詩。」顯能自成一格;而王國璠亦許其取法多人,北臺與之抗衡無幾。其文,則雄議磅礴,縱論古今,在異族統治下,充滿鬱憤悲慨,多有深沈之痛,而面臨新舊文化之衝激,尤具維護漢文化之卓見與器識。至於《非墨十說》、《是左十說》、《古今人物彙考》、《漢族姓氏考》等學術著作,成冊成編,在當時實屬罕見。而詩話、隨筆、燈謎、聯文等,更可見其才氣洋溢、涉獵廣泛。此外,張漢亦兼擅書法,行、草融合二王、顏魯公,楷書則宗法何紹基,皆有可觀。

瀏覽人次: 249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