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姚一葦(1922.4.5~1997.4.11)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家撰寫者:林國源

美學家、劇作家、編輯。原名姚公偉,以字行。祖籍南昌,出生於江西鄱陽。廈門大學銀行學系畢業。1946年來臺,任職於臺灣銀行,公餘譯馬克吐溫《湯姆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by Mark Twain)及史蒂文生《杜里世家》(The Master of Ballantrae by R.L.Stevenson)。應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張隆延之邀,演講「談幕」,旋受聘為教授,在影劇科講授「戲劇原理」、「現代戲劇」與「劇場藝術」等課程。論文〈論莎士比亞戲劇的演出〉發表於《筆匯月刊》,後參與該刊物編務,劇本《來自鳳凰鎮的人》發表於《現代文學》,並擔任該刊物顧問,與余光中、何欣共同主編該刊3年。發表劇本《孫飛虎搶親》。應張其盷之聘,至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及藝術研究所講授「戲劇原理」、「美學」、「藝術批評」等課程。翻譯並箋註亞里斯多德的《詩學》(Poetics by Aristotle),成書《詩學箋註》,撰寫藝術理論《藝術的奧秘》、《美的範疇論》及文學批評《欣賞與批評》。創作劇本《碾玉觀音》、《紅鼻子》、《申生》、《一口箱子》,結集為《姚一葦戲劇六種》,並有京劇劇本《左伯桃》。1982年自臺灣銀行退休,參加籌備國立藝術學院,任戲劇系主任兼教務長。1979年至1984年,擔任中國話劇演出欣賞委員會主任委員,舉辦「實驗劇展」五屆,推動臺灣現代戲劇及劇場發展。自身之劇作《訪客》、《大樹神傳奇》、《馬嵬驛》、《X小姐》、《重新開始》散見兩大報副刊及《聯合文學》,經結集為《我們一同走走看:姚一葦劇作五種》與《X小姐,重新開始》。1987年應邀至日本岐阜觀賞「齒輪劇團」演出日語版《紅鼻子》。1988年獲「吳三連文藝獎」,1989年應國家劇院之委託擔任首度自製舞臺劇《紅鼻子》之藝術總監,並與陳玲玲小姐聯合導演該劇。散文集《說人生》出版,籌辦《藝術評論》,於創刊號發表美學論文〈論感覺〉、〈論直覺〉、〈論知覺〉等,後合為《美學三論》,最後美學著作《藝術批評》亦完成問世。生前最後文章〈後現代三問〉、〈被後現代遺忘的——觀《英倫情人》抒感〉對文學劇場、文學電影投以不捨之情。姚一葦平生最大的期許是劇本創作,寄寓性情並探索戲劇形式與演出的可能性;在主編文學雜誌之際,獎掖後進文學創作,自身也提出劇本創作,並撰寫系列美學論文與專書,劇作中《孫飛虎搶親》創作力最為飛躍、《碾玉觀音》呈現藝術家的性情世界,《紅鼻子》的點化人性,《申生》的新古典,《一口箱子》的新現代,晚年的《訪客》、《重新開始》的感懷,均足讓人回味他的第一個劇本《風雨如晦》及第一篇戲劇論文〈論總建築師〉,輾轉半世紀,在臺灣文學的創作與批評用力篤實,影響亦深。姚一葦的美學研究,發端於自幼對戲劇的愛好,後講授戲劇、創作戲劇,從事藝術理論的探討,所著《美的範疇論》討論「作為藝術品客觀性的美的六個範疇」,《美感經驗論》則自審美觀照的主觀性去探討美感經驗之理論,合「藝術的奧秘」與「藝術批評」為《姚一葦美學四種》,對中西美學作理論會通之功夫,並揭立自身新「境界說」的美學觀。

瀏覽人次: 272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