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文化評論者。原名李能棋,評論時採用筆名壹闡提。苗栗人。新竹師專畢業。曾擔任國小、初中教師,後任教苗栗農工職校,1981年退休。195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酒徒的自述〉,196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飄然曠野》。1967年以〈那棵鹿仔樹〉獲第三屆「台灣文學獎」。李喬是一位創作數量、類型非常豐富的作家,已出版短篇小說集十四本,《李喬短篇小說全集》為目前蒐羅最完整的短篇小說全集。長篇小說已出版九部,以大河小說《寒夜三部曲》為代表作。小說以清末、日治的臺灣歷史為背景,描寫先民入墾苗栗荒地、農民反抗殖民政權、及海外臺灣人日本兵回歸故土的故事,這是繼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以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代表作。《埋冤一九四七埋冤》則重現二二八事件的歷史原貌,並描述事件後台灣人心靈的重塑過程。除此之外,《藍彩霞的春天》描寫妓女的自我覺醒,以暴力反抗控制她們的身心的人口販子,影射臺灣人面對高壓統治政權從忍辱屈服到自覺反抗;《情天無恨--白蛇新傳》改編自白蛇傳說,表現出李喬的佛教觀。在文學批評方面,李喬將創作心得歸納為《小說入門》一書,討論小說創作技巧及作家應有的基本學識。李喬將自己定位為社會觀察者,批判目光短淺的臺灣社會,揭露醜陋的臺灣人心靈,他從文化角度著手,在《台灣人的醜陋面》一書中呼籲臺灣人去除僵化虛偽的中國文化性格,建立臺灣本身的文化。李喬是以鄉土、歷史寫實小說聞名的小說家,但他的小說交雜著寫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兩種風格。他早期的小說明顯受到存在主義、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人球〉描寫失去自信、意圖逃避世界的人,意識逐漸退化如母體中的胎兒,身體蜷縮變成一顆人球,帶著卡夫卡《蛻變》的荒謬風格;〈痛苦的符號〉則是對自我存在的質疑,內容架構在心理學上的雙重人格理論。在文字風格上,〈飄然曠野〉已採用意識流的手法,這種現代主義特有的內心獨白或者意識流文體,李喬將其運用於《寒夜三部曲》人物的心理描寫,使他的小說迥異於傳統寫實的風格。社會寫實小說則以發掘現代社會問題為主,如《共舞》反映出現代男女外遇問題,勞資階層的所得差距,升學教育下重智育,造成資優生缺乏羞恥心等各種問題。對於現代社會的批判,他慣用反諷的手法,以荒謬的情節,凸顯出現實社會中被扭曲的價值。鄉土小說方面,幼年山村的生活是李喬創作的重要泉源,〈蕃仔林故事〉系列的小說表現出他對生活的深刻體驗,對鄉土的眷念,歌頌身陷生活困境卻努力不懈的小人物故事。李喬的小說形式到解嚴前後(1987)有了重大的變化,在寫實小說形式外,吸收了寓言、象徵(如《藍彩霞的春天》)、後設小說的手法(如〈小說〉、〈死胎與我〉),小說主題反映出台灣內部政治、階級、種族之間的衝突。在這些小說中,作者不再隱身於寫實主義客觀中立的帷幕後,他借用敘述者對事件、人物提出批判或同情。小說主題也反映出作者的意識型態,從遭遇統治者的迫害到臺灣人反抗權威,追求自我主宰的過程,反映出受難者的悲情、憤怒。這些主題強烈的小說,彭瑞金稱為「小說化的論文」,李喬則自稱這些小說是思想系統化的產物,都說明這些主題強烈的小說並非採取寫實主義手法。總而言之,早期蕃仔林系列小說,對山村刻苦生活有詳細而真實的描寫,寫實小說的描寫對象是鄉土生活、鄉土人物;到了《寒夜三部曲》鄉土、台灣、母親的意象相結合,臺灣逐漸象徵化、主體化;《埋冤一九四七埋冤》則將臺灣/中國形成對立的意識型態,確立臺灣的政治主體性。小說顯示出李喬意識型態變化的痕跡。李喬是一位具有強烈現實意識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說取材現實人生,擅長以反諷手法描寫墮入無奈困境的人生。人生是一個苦網,小說人物因為我執而無法逃脫苦網。不過,李喬不僅描寫人生苦難,並將苦難昇華為救贖的人性,使得他成為富有哲理思考的小說家。李喬基於臺灣歷史、族群的使命感,創作出一系列長篇大河小說,小說的歷史背景從清末到戰後二二八事件,顯現出迥異於官方意識型態的臺灣歷史,小說不僅記錄了庶民的生活史,也反映出台灣人的集體心理,為臺灣人的精神發展留下最重要的見證,在戰後文學史上,李喬就成為形塑臺灣人心靈最重要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