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筆名鬱金、白黎、蕭雷。廣西桂林人。臺大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學創作碩士。著有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台北人》,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劇作《遊園驚夢》等。幼年居住於南寧、桂林,1944年逃難至重慶,因罹患肺病被隔離數年,使其開始體會孤獨之感,自言對往後創作與人生影響深遠。抗戰勝利後曾移居南京、上海、漢口、廣州,1949年遷居香港,1952年來台與父母團聚。1963年赴美留學、定居,1965年獲碩士學位,赴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ta Barbara) 東亞語言文化系(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al Studies Department)任教中國語言文學,1994年提前退休。大學時以小說〈金大奶奶〉、〈入院〉(後更名為〈我們看菊花去〉)受夏濟安賞識,刊登於其主辦的《文學雜誌》。1960年與王文興、歐陽子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該雜誌引介西方文學與文藝理論,亦對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與現代文學評論有所貢獻,其最大成就在提供發表園地,鼓勵創作,引領現代主義文學風潮,對臺灣當代文壇影響深遠。1971年《台北人》系列14個短篇結集出版,奠定白先勇的文壇地位。內容描寫1949年前後隨國府撤退來臺的外省族群生活,呈現其離鄉背井的愁苦與思鄉之情,〈永遠的尹雪豔〉、〈遊園驚夢〉、〈金大班的最後一夜〉、〈花橋榮記〉為當中的名篇。歐陽子認為「今昔之比」、「靈肉之爭」、「生死之謎」為《台北人》各篇共同的主題。1976年出版的《寂寞的十七歲》收錄早期小說〈金大奶奶〉、〈玉卿嫂〉、〈月夢〉、〈青春〉、〈寂寞的十七歲〉等作品,以及以海外華人為主角的「紐約客」系列,如〈摘仙記〉、〈芝加哥之死〉等共17篇作品。唯一的長篇小說《孽子》,描寫1970年代的同性戀族群被家國拒斥的邊緣處境,反映其外在身體的流放與內在心理的壓抑,為臺灣男同志小說經典之作。另有以文革為背景的〈骨灰〉、〈夜曲〉、〈等〉及關懷愛滋的短篇小說〈Danny boy〉、〈Tea for Two〉尚未結集,皆為「紐約客」系列的延伸。白先勇善於刻畫時代變革、新舊價值交替與中西文化衝擊下的人物心理,富有歷史興衰與人世滄桑之感。在文化懷鄉之餘,亦對臺灣風土人情著墨甚多,以寫實主義精神,關懷弱勢,筆下悲憫有情,貼近臺灣與華人世界的脈動。融合「中國傳統小說美學風格」與「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技法」,凝塑出自己的獨特文字藝術,展現卓越的美學技巧,被視為當代現代派文學健將,在華人地區都具有高度影響力。另有不少文學評論與散文作品。散文名篇如〈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追憶與三姐先明及摯友王國祥的深刻情感。〈玉卿嫂〉、〈花橋榮記〉、〈遊園驚夢〉、〈孤戀花〉、《孽子》等諸多作品,曾改編為舞台劇、電視劇、電影上演。近年推動崑曲藝術並投入愛滋防治工作不遺餘力。1997年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圖書館成立「白先勇資料特藏室」,收錄各國譯本、相關資料與手稿。1999年《台北人》入選「台灣文學經典」,並被《亞洲周刊》評選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的第7名。2000年香港電台製作「傑出華人系列——白先勇」與臺灣春暉影視製作的「作家身影——永遠的台北人」首播。2003年以「文學創作」與「領導文學運動」雙方面的傑出成就獲得第7屆國家文藝獎。